-
《一日頂流》:在數字化時代探尋人類的本真訴求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為當下作家的創作帶來了新的機遇與經驗。
2025-06-19
-
高健:微型小說的“故事動力”
作家創造了一個文學意義上的“可能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相互映照,并對“現實的世界”構成參照與對話。
2025-06-18
-
致那些寂靜的人群——評南子長篇小說《綠洲辭》
首發于《芳草》2023年第6期“長篇小說”欄目,先后獲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項目的南子作品《綠洲辭》,近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作品系劉亮程主編的新疆“小說七星”中的一部。
2025-06-18
-
一個讀者的“勝利”——讀育邦《從海明威到昆德拉》
2019年,育邦的文學閱讀隨筆集《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問世,他用一本看似“輕盈”的書帶我們領略了喬伊斯、卡夫卡、普魯斯特、博爾赫斯、福克納、加繆、馬爾克斯等31位現代文學大師的“分量”。
2025-06-18
-
煙火與詩意——讀胡竹峰《茶飯引》
《茶飯引》分《茶書》與《飯書》兩個部分。
2025-06-18
-
李黎:原創的陷阱
以蘇童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好天氣》為例。
2025-06-18
-
《我的母親做保潔》:書寫平凡生命的堅韌與尊嚴
在當代文學現場,素人寫作者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掀起陣陣漣漪,以獨特的生命經驗重塑文學的肌理。
2025-06-18
-
《轉動自己的今天和明天》:焊工的工具上覓詩意
《詩刊》第5期推出“新工業詩歌”專輯,其中就有溫馨的組詩《轉動自己的今天和明天》。
2025-06-18
-
《高糖》:品嘗奮斗和努力的“糖”
作家舊海棠的中篇小說《高糖》涉及的話題很龐雜,如家庭教育、親子關系、老年問題等。
2025-06-18
-
在時光褶皺中打撈文明微光——朱湘山《如是人間》
全球化與城市化浪潮席卷的當代文壇,文明記憶的碎片化危機催生了散文創作的新范式。
2025-06-16
-
《禁忌琥珀》:算法之中,凝視靈魂
當AI透過文學世界的罅隙,開始逐漸滲入作家靈魂,我們傾倒于其所具備的原始書寫張力,又恐懼于其對精神高地的侵占,它既像一個模仿者,又像一面鏡子,倒逼我們直視人類自身創造的底色。
2025-06-16
-
《金子》:自然也有孤獨時刻
孤獨感是人類情感的核心體驗,也是文學中反復探索的精神母題。
2025-06-16
-
《牡丹亭》之后,何以生活
程黧眉的新作《牡丹亭》以一個讀者耳熟能詳的戲名為標題,寫下一段引當下女性深思的故事。
2025-06-16
-
葉立文評舒輝波《聽見光》:文學的本真
因工作關注湖北兒童文學,舒輝波老師的創作令我印象尤為深刻。
2025-06-16
-
陳源斌《世事家常》:家長里短話幸福 世事無常論人生
讀罷《世事家常》這部小說,感覺如品上佳陳釀,清冽醇厚,馥郁芬芳,底蘊深厚,回味無窮。
2025-06-16
-
播種時光的人們——讀李燕燕長篇報告文學《師范生》
翻開李燕燕的長篇報告文學《師范生》,一段被時代洪流沖刷的集體記憶撲面而來。
2025-06-16
-
激活歷史記憶的詩歌豐碑——讀小語“三線主題”長詩三部曲札記
貴州詩人小語的 “三線” 主題長詩三部曲《熱血》《逐夢》《飛天》由貴州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以史詩般的筆觸全景式呈現了三線建設的歷史畫卷。
2025-06-16
-
黃傳會《火星,我們來了》:文學的“祝融號”
祝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火神——赤帝。
2025-06-16
-
彩色天空風景畫下飄浮的魂靈——蘇童《好天氣》讀札
壞作品永遠是一樣的;偉大的作品卻是千差萬別的……為了人物,為了故事,為了形而上學的省思和情欲的省思,以及為了某種帶反諷的處世哲學。
2025-06-15
-
《東山坳》:鄉村新貌與時代精神的共鳴
為鄉土新貌留下文學見證,已成為當代作家的自覺追求。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