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邀請”我們思考:獲得一顆智慧的心
保羅·喬爾達諾身處羅馬,新冠疫情暴發(fā)時,他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只不過把它當作報紙頭版角落里的一則消息。
關鍵詞:  《新冠時代的我們》2021-02-19
-
克魯?shù)稀ぞ谅迮c《太陽花》:不負傳奇不負詩
克魯?shù)稀ぞ谅? 克魯?shù)稀ぞ谅迳畹臅r代是20世紀匈牙利社會發(fā)生深刻變革的時代,西歐自19世紀中期產生的“現(xiàn)代性”不斷為古老的奧匈帝國敲響喪鐘,舊世界開始風雨飄搖,尤其一戰(zhàn)結束后,更是王朝解體,天地翻覆。
關鍵詞:  克魯?shù)稀ぞ谅?/a>《太陽花》2021-02-19
-
連晗生:重新成為一個孩子
連晗生譯《賈雷爾詩選》 1969年,賈雷爾的《詩全集》(The Completed Poems)出版之時,海倫·文德勒在其書評中寫道,“他把天才置于批評上,把才華用在詩歌上”,這個評價如影隨形地跟隨著賈雷爾,在許多評論者的文章或著作得到轉述、引申和辯論。
關鍵詞:  賈雷爾2021-02-14
-
海邊讀《老人與海》
區(qū)區(qū)兩萬六千字的《老人與海》,青年時候讀過,為什么讀,全然不知,僅僅慕名吧。
-
保羅·索魯:第三只眼看中國
《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美]保羅·索魯 著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馬可·波羅那部亦真亦假卻舉世聞名的中國游記,不但打開了歐洲人地理和心靈的視野,激發(fā)了一眾航海家、探險家和旅行家此后幾個世紀綿延不絕的東方情結,也開啟了西人撰寫中國行紀的先河。
關鍵詞:  《在中國大地上:搭火車旅行記》保羅·索魯2021-02-09
-
浪漫與現(xiàn)實的雙重變奏
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德語作家之一,托馬斯·曼被盧卡奇譽為“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
-
胡安·魯爾福:塵土、熱浪和孤絕
“多年以后,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關鍵詞:  胡安·魯爾福2021-02-08
-
浮士德與歐洲“近代人” 文化價值核心
歌德的《浮士德》是近代西方文學史上具有總結意義的經典之作。
-
《棄貓》藏著村上春樹 最沉重的兩件心事
《棄貓》最初于2019年發(fā)表在日本雜志《文藝春秋》上,是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回憶其家族及歷史的散文。
-
一個毒舌作家 曾經漫游在中國大地上
在一個譯者看來,沒有比翻譯更好的深度閱讀之旅了。
關鍵詞:  保羅·索魯2021-02-05
-
“最富有的家庭里,有一種很壯觀的禮儀床”
《家的起源:西方居所五百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0年9月版,[英]朱迪絲·弗蘭德斯著,珍櫟譯。
關鍵詞:  《家的起源:西方居所五百年》2021-02-05
-
普希金海洋書寫的文學史意義
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在吸收前人海洋書寫經驗的基礎上,憑借自我獨特的生命體悟和高超的表達技巧,以一系列卓越、典范、空前的“海洋文學文本”確立了俄羅斯海洋文學的書寫范式,正如他為后世“立下文學創(chuàng)作一切形式的典范——戲劇、小說、詩歌、童話、十四行詩體等等”(高爾基著,繆靈珠譯《俄國文學史》)一樣。
-
艾米莉詩歌中狂野失控的世界與《呼嘯山莊》互為鏡像
1945年,夏洛蒂·勃朗特偶爾發(fā)現(xiàn)艾米莉·勃朗特寫下的幾首詩,次年,她們連同安妮·勃朗特一起自費出版了《柯勒·貝爾、埃利斯·貝爾和阿克頓·貝爾詩集》。
-
李浩:斗牛、魔鬼魚與納喀索斯之鏡
斗牛1、魔鬼魚2與納喀索斯3之鏡 ——重慶文學院講稿4 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一日,奧登在牛津大學的就職演講,討論的是如何寫詩、認識詩和判斷詩。
關鍵詞:  李浩2021-02-02
-
作為“憂傷的造物”:卡夫卡《煤桶騎士》解讀
一、“憂傷的造物” 毫無疑問,《煤桶騎士》像弗蘭茨·卡夫卡的其它作品那樣,它是憂傷的造物而不是雄健和自信的造物,它的里面包含著悲哀和猶疑,忐忑和令人心酸的結局。
-
《面具與烏托邦》:面具即真顏?
《面具與烏托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是墨西哥思想家薩穆埃爾·拉莫斯的重要作品,出版于1934年,是拉丁美洲哲學思想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作品,讓拉莫斯成了墨西哥國民性批判的開山鼻祖。
關鍵詞:  《面具與烏托邦》2021-02-01
-
“真正”的漢譯《源氏物語》40年仍在等待中
很少人想到,今年是《源氏物語》正式進入大陸的40周年紀念。
關鍵詞:  《源氏物語》2021-01-29
-
記憶的迷宮與暗道
將一個人傾一生經歷寫就的書一次性讀完是一種不敬,也是一種奢望。
關鍵詞:  《記憶記憶》2021-01-29
-
置身“浪外”的日本文化史
《神奈川沖浪外:從傳統(tǒng)文化到“酷日本”》 [美]南希·K·斯托克著 張容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日本的整個歷史文化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幾乎是裂為三節(jié)。
2021-01-29
-
西格麗德·努涅斯《我的朋友阿波羅》:交映
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寫友誼的時候,他們已經不會交出《我的朋友小雞》《小狗,我的好朋友》這樣的作文,因為動物朋友是一二年級的課題,他們早就沒有這么孩子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