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互動中切近生活要害——崔曼莉《羊毛蘋果》簡評
崔曼莉以寫職場小說而聲名鵲起,2008年,其長篇小說《浮沉》風靡一時,京城內外,職場女性幾乎人手一冊。
2025-01-06
-
心猿意馬——評朱琺《安南想象》
在毅然決然告別豆瓣之前,朱琺的“豆名”叫“馬達+s+狐猴”,有的文章會加上標記“馬……猴案”。
2025-01-06
-
地域書寫的祛魅與復魅
站在“我”的位置書寫,以第一層母語地域文化作為基礎,如果三個同心圓穿通而過,寫澄海的一條閑街,它同時也是嶺南的閑街,同時也代表了東方文明的閑街,那么,它便既是地域的又是超地域的,它便既是地域性的,又是世界性的。
2025-01-06
-
汗漫:重繪一種上海肖像
變化中的上海、中國和世界,需要新觀察、新言說,以確立其存在。
2025-01-06
-
2024文學關鍵詞(二)
“兩個計劃”與“新大眾文藝” 白 燁:回望和檢視2024年的文壇,有許多可讀可思的作品讓人讀后難忘,有不少可圈可點的事件令人印象深刻。
2025-01-06
-
歷史文獻與考古資料結合研究秦史
《秦國早期歷史之重構》 程平山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程平山《秦國早期歷史之重構》一書系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出版資助項目,全書約八十萬字。
2025-01-04
-
《從家國到家園:南開往事》:家國之史 家園之詩
不久前出版的《從家國到家園:南開往事》,堪稱為百年南開歷史繪就的一道書香風景,也是作家黃桂元精研史料、潛心寫就的一部厚重的心血之作。
2025-01-03
-
時代凝望:從本土情懷到世界文學的回響
育邦是當代詩壇70后小說家、詩人的代表之一。
2025-01-03
-
不瘋魔,不成佛——論《猛虎下山》的志怪敘事與癲狂美學
一 在中國當代小說常見的敘事場景里,最不缺少生死場、瘋人院和伊甸園這一類文化景觀。
2025-01-03
-
繞樹三匝,終于有枝可依——論賈平凹《河山傳》中的城鄉“對望”
賈平凹是一位介入現實能力極強的當代作家,在他的長篇小說《河山傳》中,我們看到了農民進城后面臨的種種困境和挑戰。
2025-01-03
-
逆西方現代性的當代攝構與書寫實踐——陳曉明的文學批評與中國式現代化關系闡釋
《陳曉明文集》2023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陳曉明學術思想的高度濃縮與硬核展示。
2025-01-03
-
《白云的白》:生存困境與情愛的純真
作為當下文壇一位有代表性的軍旅作家,裘山山這些年的小說創作,在聚焦和平時代軍旅生活的同時,也把自己的關注視角投向了軍旅生活之外廣闊的現實生活世界,在這一方面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25-01-03
-
浮萍無根,亦有風景——評唐詩短篇小說《浮平》
唐詩是湖南郴州人,一直在深圳打工。
2025-01-02
-
情理:文學經驗介入知識生成的話語基礎
摘要:文學理論的知識生成不是理論內部的邏輯演繹,而是感性的文學經驗介入理論話語所推動的知識創新。
2025-01-02
-
何以繼承,如何創新——劉亮程《本巴》與英雄史詩《江格爾》關系探賾
《本巴》是新疆作家劉亮程202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并于2023年榮獲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可謂劉亮程小說創作的里程碑。
2025-01-02
-
李曉君《往昔書》:未來的路其實藏在過去
回顧往昔是一件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那些埋藏在記憶土壤中的往事像一塊塊形狀各異又相互咬合的拼圖,為我們拼湊出一個略顯陌生卻又無比真實的自己。
2025-01-02
-
胡竹峰《南游記》讀后:流連大美山水間
古人推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山水游記就是行萬里路的結晶,通過山川勝景和自然風物描寫來抒發游性和心靈感悟。
2025-01-02
-
《大興安嶺深處》:真實而深情的青春之歌
作家紀紅建的《大興安嶺深處》(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以大興安嶺的守護者為主人公,抒寫大森林里真實而深情的青春之歌。
2025-01-02
-
“情”與“思”的靈魂港灣
天下文章,全憑一個“情”字了得;大千世界,無非用一“思”字看取人生。
2025-01-02
-
《零公里》:深描邊疆衛士的精神世界
王族曾創作大量反映新疆自然生態和邊防軍人日常生活的散文,他擅于捕捉細節,從微觀層面切入生活現場,體察鮮活的經驗和生命的溫度。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