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養”美術學科怎能承擔育人重任
“已經連續幾年了,從博士到海歸,愿意到中小學從教的優秀年輕人逐年增加,但美術學科卻是例外。
2018-09-27
-
《如懿傳》:不是宮斗,是婚姻倫理
看 《如懿傳》,一半以上是為了看周迅。
2018-09-26
-
工美,回歸生活更美
近期,一部備受年輕人喜愛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讓傳統工藝美術重新火了一把。
2018-09-23
-
文化類節目的新趨向
過去兩年間,文化類節目火熱熒屏,成為中國電視的一大重要變化。
2018-09-20
-
高質量的文化IP產品,才能破解泛娛樂化喧囂造成的困境
只有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破解泛娛樂的喧囂所造成的困境。
2018-09-19
-
把游戲本能轉化為創造動力
游戲本無原罪,重新認識人類發展與游戲的關系,把人的游戲本能通過新的媒介形式轉化為創造與進步的動力。
2018-09-18
-
葉朗:以美育培養時代新人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美育對人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2018-09-18
-
中國戲曲研究的新創獲
有人將人類學家的研究比作“站在山頂之上,俯視田野之美”,中國戲曲學院陳友峰教授的近著《中國戲曲成因與歷史走向的文化人類學闡釋》一書,可謂其多年來俯視“田野之美”、上下求索的力作。
2018-09-17
-
曠代衣冠誰解識
京劇鳳冠 宋代董煝有詩曰:“曠代衣冠誰解識,令人終古泣斜陽。
2018-09-15
-
大師走了 講新故事的探索還應繼續
9月11日,一代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因病離世,享年84歲。
2018-09-14
-
以文藝砥礪民族奮斗精神
80年前,在抗戰救亡時代背景下,魯迅藝術學院應運而生。
2018-09-14
-
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 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
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
2018-09-05
-
用美育涵養“美麗心靈”
從細處說,美育是教育孩子發現美、理解美、追求美,讓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從大處說,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讓中華美育為文化自信筑基。
2018-09-05
-
在新思想指引下勇攀文藝高峰
要使文藝作品成為“高峰”,首先須得在精神、氣質和血脈上同這個時代緊密相連、息息相通。
2018-09-04
-
藝術培訓不能“速成”
當下,少兒藝術培訓市場十分“火爆”,鋼琴班、聲樂班、舞蹈班、播音主持班等排滿了孩子們的“課程表”,這一狀況在暑假期間更是有增無減。
2018-08-30
-
從樹的根部觀察文藝作品
“我們在微信上時常看到朋友對社會熱點、文藝作品持有不同的觀點、觀念和主張,雖然每天都有新的熱點出現,但是爭論得再兇,三天以后話題也會轉變。
2018-08-24
-
為新時代新變革凝魂聚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革故鼎新,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2018-08-21
-
尚長榮代表作研究評論集在滬首發
上海京劇院與上海文化出版社前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廉吏于成龍〉創作評論集》《“尚長榮三部曲”研究評論集》新書首發儀式。
2018-08-21
-
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文藝評論話語體系
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2018-08-20
-
“以人民為中心”與當代美術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