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文軒:身處數字時代,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忘掉它
近日,更強的阿爾法狗橫空出世,人工智能再度成為輿論熱點。
2017-10-23
-
《布羅鎮的郵遞員》作者郭姜燕:從語文教師到作家教師
童年的獨特價值,就在于它短暫而明亮的過程,我以為,呵護兒童的童年時光,讓他們的童年變得幸福、充實、獨特,比引導他們走過童年更重要。
2017-10-11
-
對話插畫家阿克塞爾·舍夫勒:繪本不僅是給小孩子看的
阿克塞爾·舍夫勒 在維多利亞風格建筑頂層的工作室里,草稿、白紙到處都是,原本能折疊的書桌因為放了很多書、墨水和彩鉛,也就很少再調整,一切都是工作的狀態。
2017-10-04
-
沈石溪:讀書是一種能帶來愉悅的活動
■受訪人:沈石溪(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協理事、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 □采訪人:劉爭艷(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被譽為“動物小說大王”的沈石溪曾創作了《狼王夢》《第七條獵狗》等眾多動物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
2017-09-29
-
兒童文學是兒童的人學——劉耀輝訪談錄
劉耀輝:網絡作家 馬驍一: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13級中文三班學生 于澤濱: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13級卓越班學生 對話時間:2015年8月13日 對話地點:青島市嶗山區海爾路出版大廈 一、文學創作變相地實現了學術夢 馬驍一:劉老師,我們知道您大學是學考古專業的,是基于什么樣的原因您轉到文學創作上來呢?這其中有什么故事嗎? 劉耀輝:這個說來話長了。
2017-09-29
-
沈石溪:讀書是一種能帶來愉悅的活動
被譽為“動物小說大王”的沈石溪曾創作了《狼王夢》《第七條獵狗》等眾多動物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
2017-09-20
-
汪玥含:創作源于對生活充沛的感悟
■汪玥含(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兒童文學中心副主任) 大約20年前,我在《中國青年報》實習結束后,給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兒童文學》遞交了簡歷,就這樣來到了出版社。
2017-09-12
-
它們都是從一顆“牙齒”開始的童話
先從《水妖喀喀莎》開始說吧,這是一個關于信念和堅守的童話: 一百多年前,一群水妖上了岸,她們漂泊到人間,等待噗嚕嚕湖重生。
2017-09-08
-
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閱讀是一場馬拉松
2017上海書展期間,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需要參加多場簽售、讀書分享活動。
2017-08-22
-
金波:談藝是最美的事業
圖片為資料圖片 學人小傳 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
2017-08-21
-
王泉根:兒童文學研究有太多事要做
兒童文學研究者是“一身三任”,因為兒童文學是與社會、學校、家庭緊密聯系的文學,具有強烈的現實性,這門學科的服務對象、研究對象關系到千家萬戶。
2017-08-16
-
兒童文學扎根現實才能鮮活
原標題:雙雙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本報記者專訪董宏猷、舒輝波 兒童文學扎根現實才能鮮活 用笨方法,在現實土壤摘取鮮活花朵 董宏猷已經是四度折桂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這部《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是他30年前創作的《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姊妹篇,全書五十余萬字,仍是夢幻現實主義風格。
2017-08-10
-
楊思帆:閱讀一本優秀的圖畫書是一個漫長過程
原標題:童書·專訪|楊思帆:閱讀一本優秀的圖畫書是一個漫長過程 楊思帆說,《錯了?》這本書是獻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因為這本書包含了對自己成長經歷的反思:感謝父母從小任其獨自摸索創作,所有別人認為錯了的,現在都變得不錯。
2017-08-03
-
長者任溶溶
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任溶溶 任老是一位文化智者,或者說是一位文化老人,但他又是一個頑童,一個超級頑童。
2017-07-26
-
鄧湘子:童年的腳印
我的多數散文寫得很短。
2017-07-24
-
沈石溪:振興漫畫從改編文本做起
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創作了《獵狐》《第七條獵狗》《再被狐貍騙一次》《狼王夢》《白象家族》《斑羚飛渡》《最后一頭戰象》《一只獵雕的遭遇》《和烏鴉做鄰居》《野犬女皇》《鳥奴》《混血豺王》等眾多動物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
2017-07-18
-
柯漁:我的寫作生命源于大海
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都在蔚藍、浩瀚的南海邊度過。
2017-07-03
-
暢游童話的魚 記海南兒童文學作家、動漫編劇柯漁
《回馬亭》走進校園。
2017-06-12
-
陳詩哥:兒童文學讓世界更有趣,大人也應該讀
深圳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的兩本新作《如果上帝是個孩子》和《我想養一只鴨子》,近日分別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和明天出版社出版。
2017-06-09
-
“彩虹般色彩各異的馬匹和詩人”——關于寫作生活的七個片段
蕭萍,魯迅文學院第六屆高研班學員,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兒童藝術創意與研究中心主任,“非吼叫媽媽”公益俱樂部聯合發起人。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