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的“隱筆”與細節
《水滸傳》有不少隱微的細節,閱讀越深,越能感到施耐庵匠心獨運之處。
2024-10-14
-
陶淵明筆下的聲音世界
陶淵明的詩歌和散文都具有“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特點(蘇轍《追和陶淵明詩引》載蘇軾語),風格平淡自然,但造句用語卻包含著許多深微精妙之處。
2024-10-14
-
七論“新子學”
自2012年以來,筆者就“新子學”理念已有六次專文論述,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內容。
2024-10-12
-
慰語重陽會有期——《紅樓夢》中的重陽
“綠杯紅袖趁重陽”,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作重九節、登高節、女兒節、敬老節等。
2024-10-11
-
《澄懷八友圖》與漳州西館
澄懷園位于圓明園東南,清康熙時為索額圖賜宅,后收歸內務府。
2024-10-11
-
一代醇儒汪應辰與朱熹的文化交往
摘要:汪應辰是南宋初期一位重要的理學家、文學家,主要活躍于宋高宗、孝宗兩朝。
2024-10-10
-
《離騷》的時間意蘊
《離騷》作為屈原和楚辭的代表性作品,是中國文學的奇珍,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對后世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024-10-09
-
揭秘皇家藏書樓文淵閣
北京故宮文淵閣,是清代為儲藏《四庫全書》而專門修建的一座皇家藏書樓。
2024-10-09
-
“汪氏小苑”的日升月落
一 去過很多次揚州,除造訪有關文化、佛教、園林方面的歷史遺存外,對于明清時期的鹽商亦有所尋蹤。
2024-10-08
-
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的山水哲思之路
朱熹(1130-1200)是孔孟之后影響最大的儒家學者,世稱“朱子”。
2024-10-08
-
細心耕耘散佚文獻這片沃土
隨著現代學科體系的細化,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越來越具有鮮明的獨立性。
2024-10-07
-
杜甫《佳人》的圖像解讀及其意義
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一句,凄麗動人,宋人據此作《天寒翠袖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與《竹林仕女圖》(現藏于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2024-10-07
-
唐詩與敦煌葡萄石榴紋的互文性探微
從符號學角度來看,詩歌語言與繪畫語言彼此之間存在著“互文性”現象。
2024-10-07
-
晚清文人領袖李文田和他的相面術
出生于公元1834年的李文田(字畬光,號若農),可以稱得上是晚清北京官場上的風云人物。
2024-09-30
-
《三國演義》里的訛誤與創意
《三國演義》虛構人物眾多,全書出場的1000多人,大致有200人純屬虛構,其中還不乏在一些重要情節里出現的關鍵角色。
2024-09-30
-
孔子的處世學問
作為至圣先師、儒家始祖,孔子務實入世、樂觀通透,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中不乏豐富的處世學問。
2024-09-29
-
會通以求超勝,400年前徐光啟提出科學觀
9月21日,文匯講堂169-5期“徐光啟及其弟子的科學觀和世界觀”在徐匯區圖書館(徐匯區土山灣博物館)舉辦,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陳衛平主講,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江曉原受邀對話,上??萍拣^館長倪閩景點評。
2024-09-29
-
張飛為何睜眼睡覺
蜀章武元年(221),一代名將張飛在自己的帳中遇害。
2024-09-29
-
“通天地人之儒”——黃宗羲與科學人文的融合創新
明末清初的黃宗羲是公認的思想家、經史家,也是造詣極高、卓有建樹的科學家。
2024-09-29
-
一次意外的發現,給了他不一樣的五十年
編者按:近日,張飛編著的《我在二里頭考古》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