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飛廉:結構性閱讀與網絡感寫作
五年前,我由今古傳奇雜志社出來,在蘇州大學修完“通俗文學與大眾文化”方向的學位,調去華中師范大學的文學院工作。
2020-05-28
-
祁十木:一只手的幸存者
一 準備動筆寫這些瑣碎問題時,2020還沒有成為一個悲痛的詞,而此時,它是如此恐怖。
2020-05-27
-
周愷:青年寫作的可能性
“許多年以來,維克多·雨果已經不在我們中間了。
2020-05-27
-
王蘇辛:流動的活力
近來,經常能聽到一種觀點,就是在現下這個時代,最有智慧的頭腦已經不從事寫作,或者文學相關職業了。
2020-05-27
-
丁顏:一粒種子的萌發
寫作的要旨是寫。
2020-05-27
-
李壯:呼喚常識中的犄角:青年寫作關鍵詞
一、身份 在今天的文學語境中,“青年”無疑是一頂冠冕。
2020-05-27
-
黃平:從東北到宇宙,最后回到情感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
楊慶祥:21世紀青年寫作的坐標系、歷史覺醒與內在維度
一、如何界定“青年寫作” 討論青年寫作的難度,首先在于怎么界定“青年寫作”。
-
何平:青年的思想、行動和寫作
不能免俗,以小說為樣本來觀察中國現代文學。
-
李浩:關于青年文學教育的三個問題
關于青年文學教育的命題,前幾日我曾寫下了半篇文章,后來舍棄了。
2020-05-27
-
“機器寫作”的未來展望
從人類與機器的演化關系來看,“文學寫作”可區分為“前人工智能時代”與“人工智能時代”。
-
浪漫精神的興衰:家庭、階級與文化幻象
摘要:作為一種精神狀態的“浪漫”在“五四”新文學的召喚之下興起,沖破家族的枷鎖投身革命是這種精神狀態的一個突出成果。
-
楊碧薇:未來、當代藝術及新詩之可能
今年七月,在北京海淀美術館“青春的力量”全國青年藝術展上,我看到了陳靈剛的作品《閱讀系列》。
-
自由詩要拒絕散文化
就詩體而言,當下中國詩壇是“三分天下” :自由體新詩,舊體詩詞,格律體新詩。
2020-05-21
-
張莉:文學教育關乎人的素養
關于當下青年的文學教育問題,我想分兩個層面討論。
-
李興陽:鄉村倫理道德的失范與批判
中國鄉村倫理道德的失范,在新世紀鄉土小說的日常生活敘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020-05-19
-
斷想:文學、時代及其創造
一 不久前,當今英國文壇最負盛名的小說家麥克尤恩有了一次中國行,在北京、上海參加了多場演講和對談,在中國的超高人氣讓他大感意外。
-
張檸:城市的形與神及其書寫傳統
內容摘要:城市是人為謀求良好生活而建造的場所,但它不能借助于高塔通向天堂,人類只能建造“無塔之城”這種世俗的城市。
2020-05-16
-
散文寫作的易與難
散文就像一個大口袋,很多類型的文字都可以往里面裝,解讀文化的、描寫山水的、表達情感的、敘述事件的,甚至書信、筆記、悼詞、碑文等也可稱為散文。
-
當代文學的思想性問題
劉復生: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四位當代重要的文藝批評家和學者,共同來聊聊當代的文藝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