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關于青年文學教育的三個問題
關于青年文學教育的命題,前幾日我曾寫下了半篇文章,后來舍棄了。
2020-05-27
-
“機器寫作”的未來展望
從人類與機器的演化關系來看,“文學寫作”可區分為“前人工智能時代”與“人工智能時代”。
-
浪漫精神的興衰:家庭、階級與文化幻象
摘要:作為一種精神狀態的“浪漫”在“五四”新文學的召喚之下興起,沖破家族的枷鎖投身革命是這種精神狀態的一個突出成果。
-
楊碧薇:未來、當代藝術及新詩之可能
今年七月,在北京海淀美術館“青春的力量”全國青年藝術展上,我看到了陳靈剛的作品《閱讀系列》。
-
自由詩要拒絕散文化
就詩體而言,當下中國詩壇是“三分天下” :自由體新詩,舊體詩詞,格律體新詩。
2020-05-21
-
張莉:文學教育關乎人的素養
關于當下青年的文學教育問題,我想分兩個層面討論。
-
李興陽:鄉村倫理道德的失范與批判
中國鄉村倫理道德的失范,在新世紀鄉土小說的日常生活敘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020-05-19
-
斷想:文學、時代及其創造
一 不久前,當今英國文壇最負盛名的小說家麥克尤恩有了一次中國行,在北京、上海參加了多場演講和對談,在中國的超高人氣讓他大感意外。
-
張檸:城市的形與神及其書寫傳統
內容摘要:城市是人為謀求良好生活而建造的場所,但它不能借助于高塔通向天堂,人類只能建造“無塔之城”這種世俗的城市。
2020-05-16
-
散文寫作的易與難
散文就像一個大口袋,很多類型的文字都可以往里面裝,解讀文化的、描寫山水的、表達情感的、敘述事件的,甚至書信、筆記、悼詞、碑文等也可稱為散文。
-
當代文學的思想性問題
劉復生: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四位當代重要的文藝批評家和學者,共同來聊聊當代的文藝狀況。
-
創意寫作問題三論
一、有傳統寫作學為什么還需要一個創意寫作學? 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創意寫作學科在中國高校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最初少數幾個高校的嘗試性引進,到近年數百所高校的齊頭并進式共享共建,從當初的充滿爭議,到如今經基本形成共識并促成中國特色創意寫作學科建設熱潮,創意寫作學科在高校正發揮著創意教育的排頭兵作用,已經逐步成為大寫作者創意創業教育的先鋒。
-
何謂“東北”?何種“文藝”?何以“復興”?
內容提要:本文將雙雪濤、班宇和鄭執及近年來圍繞他們的諸多討論視 為一個事件,關注點主要不在他們的小說本身,而在于圍繞他們展開的 種種言說——別人的和他們自己的。
-
短篇小說,類似于現實在夢中的模樣
01 閱讀是寫作的起跑線,同時也是寫作的跑道 小說家的寫作是從閱讀開始的,因此閱讀是小說家的起跑線。
2020-05-07
-
散文要經得起歷史和時間之風的一再吹打
散文比任何文體都龐雜,簡直就是一盤大雜燴。
-
青年和文學接力的“活力”與“新生性”
原標題:“活力”與“新生性”在持續證明著青年的價值,證明著國家現代化背景下文學接力的價值 導語 五四,不僅僅是一天。
-
當“新女性寫作”遇到〇〇后讀者
編者按: 《十月》雜志2020年第2期推出了“新女性寫作專輯”,專輯上線至今(從3月8日到5月4日),引起了讀者的持續關注。
2020-05-04
-
張晶:作為中華美學精神生成基因的詩學元素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并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
黃發有:講述城市里的多彩故事
當代中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城市的崛起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重大成就之一。
-
文學批評家也應有自己的“文學故土”
2月5日,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版刊發了李敬澤先生的文章《一種具有地方根基的文學批評——由〈龍江文學批評書系〉想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