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元:讓青年文藝更具活力
二次元作品由互聯網促成,具有超越地域、多文化雜糅的特點,其意義由互聯網用戶參與構建,并在傳播中不斷豐富和擴充 一個名叫“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科普賬號,不到半年吸引近50萬粉絲追隨;上海博物館以“文物虛擬代言人”形式介紹文物知識,成功走進年輕人群;電影《閃光少女》里,主人公結合動漫藝術,奏出民樂的力量感和時代感,展示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它們都多多少少與廣受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作品有關。
-
論“修真、仙俠類”小說的法理與超越
觀棋四百多萬字的《萬古仙穹》可謂洋洋大觀,在以古海為首的正義者群像的塑造過程中成功地確立起所謂“外功修行,后天圓滿”的世界觀。
-
夏烈:不斷發展的中國新型文藝與國家人才觀
21世紀文學藝術面臨的一個巨大變量,來自于互聯網以及接下來一系列技術“奇點”越境后的全面融合。
-
網絡文學“陪跑茅獎”的緣由與啟示(三)
兩種文學博弈的啟示 應該看到,網絡小說“陪跑茅獎”是在茅獎評價標準的意義上暫處下風,并不意味著參評的網絡小說沒有可圈可點之處,也不是說網絡文學沒有好作品,在茅獎中永遠無所作為,只有“陪跑”的份兒。
-
北南《碎玉投珠》:一塊雕花“小甜餅”
自2016年以來,女頻網文圈甜寵之風驟起,至今方興未艾。
-
網絡文學“陪跑茅獎”的緣由與啟示(二)
尋找落差的緣由 影響網絡小說進軍茅獎,除了技術層面的因素外,更為重要的原因還是要從文學本身去尋找,而傳統的文學(主要指純文學或精英文學)則是它的基本參照。
關鍵詞:  茅獎《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丁墨2020-04-23
-
《楚臣》:更俗的“白日夢”
縱橫中文網原創首發的網絡小說、更俗的《楚臣》,講述了熟讀歷史的現代人翟辛平“穿越”到一個類似中國歷史上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初創時期的架空世界中,成為了秘書少監韓道勛之子韓謙之后的故事。
-
大道在紅塵 有情即“長生”
自有“仙界”的想象以來,求仙問道與世俗塵緣便不可兼得。
-
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如何突破
長篇網絡小說《明月度關山》講的是一位支教女教師明月在秦巴山區川木縣紅山鎮高崗村,一所只有一位教師的小學支教,然后遇到了部隊“轉信臺”站長關山,歷經種種艱辛,關注留守兒童,收獲愛情,改變貧困山區落后教育的故事。
-
《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現實題材的愛情書寫
在吉祥夜的小說創作中,言情題材絕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她那溫柔細膩筆觸下一個個唯美的愛情故事總是讓人感動不已。
關鍵詞:  《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吉祥夜言情題材2020-04-22
-
2019年現實題材網絡小說創作綜述
新的文學要創造 “新的世界、新的人物” “現實題材”問題無疑是2019年網絡文學界談論最多最熱的話題。
-
推動廣東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作協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網絡文學工作,將網絡文學和文學評論等工作視為作協工作的重要抓手。
-
2019年上海網絡文學綜述:恪守為民初心 履行時代使命
2019年,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上海網絡文學界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致中國文聯中國作協賀信精神,積極開展“四力”教育實踐,進一步明確為人民創作,為時代明德的初心使命,不斷開創網絡文學事業發展的新境界。
關鍵詞:  上海網絡文學《石庫門里的紅色秘密》職稱2020-04-22
-
行業寫作群體崛起,“第一視角”刻錄時代記憶
作為醫生家屬,網絡作家徐婠推出作品《規培醫生》。
-
網絡文學“陪跑茅獎”的緣由與啟示(一)
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簡稱“茅獎”)發布的獲獎名單中仍然不見網絡小說的蹤影時,無論是傳統文學界還是網文圈均表現出少有的平靜,各類媒體鮮見這方面的評說和報道。
-
上海2019網絡文學活動大事記
2019年3月23日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成立網絡文學研究中心,9月17日,上海作協與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打造網絡文學人才基地,并將推進電子刊《網文新觀察》的線下出版,共同舉辦網絡作家高研班以及開辦網文作家研討會等。
-
重新打量山西網絡文學
對網絡文學的期待 如果您是一個傳統文學作品的忠實讀者,長年訂閱《收獲》《長篇小說選刊》等文學刊物,熟悉一眾習慣于傳統文學寫作的作家的作品,那么,進入網絡文學閱讀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過去的閱讀經驗已成為一種“包袱”,它會令您時時刻刻對眼下的新型文本產生懷疑。
-
網絡文學網站和關鍵詞詞條連載(一)
自2016年起,由我帶領的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團隊,開始進行關于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史的材料收集和研究工作。
2020-04-11
-
網絡IP妙在哪傷在哪?
改編自網絡作家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說《愛情的開關》正在湖南衛視熱播,這并不是她的小說首次被搬上電視熒屏。
-
《翻譯官》:執著才有結果
《翻譯官》是繆娟的成名作,風靡多家文學網站,更是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