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發筆:清代讀書人的文字狂歡
1932年元旦,倔強的“湖南牛”陳子展(1898-1990)寫下一首《新愛國歌》,落款為:“一九三二,元旦發筆,大吉大利。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2-03-22
-
《文心雕龍》的詩性言說
詩性智慧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論的經典著作,其思維結構和話語方式最富于民族特色——理性與詩性相結合。
-
宋詞與宋代圖書事業
詞與宋詞 關于詞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為詩的別體,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國后開始興盛,至宋代達到頂峰。
2022-03-21
-
學術“自覺”的小說史續寫
19世紀20年代至今,現代意義上的小說史研究已有百年之久。
-
“寧國府里的小龍蝦”
《禽蟲吟》中的小龍蝦圖 某一名物的意象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所處文化環境的規約,并因此標識了不同的國民生活。
-
傅浩:金箍棒是個啥玩意兒?(外一則)
金箍棒是個啥玩意兒? 自明末起,《西游記》就被解讀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證道之書,雖然諸家解說各有偏向,但都不否認其中暗藏有三教修煉的原理和方法。
關鍵詞:  古典文學2022-03-18
-
“護體寶衣”母題的功能性書寫與現代性意蘊
在冷兵器時代,如何在交手對打中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僅是武俠獲勝的必要,也是初涉江湖的青年保存生命的急需,民國武俠小說中的武俠民俗敘事,除了應手兵器外,其“相關配備”也往往包括護體裝備。
關鍵詞:  武林人2022-03-17
-
唐詩中的“最后一片葉子”
一 君子動口不動手?非也,君子動口,也動手。
-
作家年譜,有著生命溫度的文學史
編者按 作家年譜是當代文學另一種形式的編年史,為當代文學史料體系的建設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基礎。
-
《大學章句》中的“自新新民”理想
《大學章句》是朱熹在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的《大學》基礎上再創作而成的文本。
-
陳平原:閱讀趣味與地域文化
最近十幾年,我常回家鄉潮州的韓山師范學院演講,那天在講臺上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一個學者在成長過程中,不時回望故鄉,好像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那到底是真還是假,抑或真假參半、虛實相生?這種文化上的滋養與精神上的橋梁,是否有可能落實在若干看得見摸得著的人物或文本?還有,那個若隱若現的“故鄉”,到底是通過什么途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所有這些,似乎都值得深究。
-
左聯與魯迅:在文化斗爭中,大書一個“韌”字
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選舉魯迅等七人為常務委員。
-
“吾國樂界開幕第一人”
沈心工出生于上海,是一位兼具崇高愛國精神與卓越藝術造詣的音樂教育家。
2022-03-15
-
“以直報怨”辨正
“以直報怨”是一個常用成語,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重讀宋玉,發現“自己的園地”
楚辭中傳為宋玉作的短篇,有一首為《對楚王問》,入蕭選的卷四十五“對問、設論、辭、序上”。
2022-03-14
-
魯迅與“雷峰塔的倒掉”事件
2002年10月25日以后去西湖的游覽者一定會留意到,從1924年9月25日開始缺失的雷峰塔已重新屹立在雷峰山上,早已消失的景觀“雷峰夕照”再次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
宮立:現當代作家說《紅樓夢》
同是閱讀《紅樓夢》,不同的作家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洪子誠:1954年的一份書目
題 解 今天講的題目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世界文學”。
-
讀書要看“注”——陸九淵的治學“四法”
陸九淵(1139—1193年),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心學的開創者,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關鍵詞:  陸九淵2022-03-10
-
怒放的生命——左聯三杰與他們的文學創作
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涌現出一大批如雷貫耳的名字:魯迅、瞿秋白、茅盾、馮雪峰、丁玲、周揚、沈端先(夏衍)、陽翰笙、田漢……以及左聯五烈士:馮鏗、李偉森、胡也頻、柔石、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