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現二維手繪動畫寧靜之美
不久前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摯愛梵高》《宣告黎明的露之歌》等動畫成為被影迷“秒殺”的焦點,引發業內關注 愛爾蘭動畫片《海洋之歌》通過傳統手繪承載了濃濃的民族風情,動畫用圖案化、平面化的裝飾藝術風格以及簡潔的幾何造型對愛爾蘭的美術風格進行了精致展示。
2017-07-05
-
陳奕純題寫寧陽禹王臺 依勢而書體現禹王精神
近期,山東省寧陽縣修建的“禹王臺”竣工,陳奕純題寫的“禹王臺”刻石被選用。
2017-07-05
-
“丹青負我吳冠中”
大約20歲那年,吳冠中在璧山因常見到著紅衣的姑娘和兒童,喜歡那分外亮麗的紅色。
2017-07-04
-
作家張潔的油畫:每一個深刻的靈魂都需要一張面具
作為當代著名女作家,也是唯一一位獲過兩次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張潔的創作一直筆耕不輟。
2017-07-04
-
越過藝術的恒蹊——評《意大利讀畫記》
《意大利讀畫記》:馮驥才著,青島出版社出版。
2017-07-04
-
創新藝術與“氣墨靈象”
1 談文學、論藝術,說軍事文藝創作,我們均難以回避當下面臨的挑戰。
2017-06-30
-
港島書法情
香港維多利亞灣夜景 作者為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所書 歲月悠悠,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0周年了。
2017-06-30
-
守護文化靈魂 回歸藝術本真——對當下中國書法的三個反思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和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講話深刻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藝工作者的行為導向等意涵。
2017-06-28
-
色域與抵達——一位中國詩人與色彩的對話
色域與抵達——海男個人油畫展 一位中國詩人與色彩的對話 海男個人油畫展將于2017年6月24日14:30在昆明·云南省圖書館報告廳舉行開幕式,展期為6月24日至7月2日共9天。
2017-06-28
-
感悟絲路精神——讀《絲路之魂: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
《絲路之魂: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封面(商務印書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4月版)。
2017-06-27
-
少畫一些大餅,多上一些干貨
寧浩帶領多位新導演亮相上影節 當中國電影面臨票房增速放緩、影片質量亟待提升的時候,突破與轉變也在孕育之中。
2017-06-26
-
郁鈞劍:把音樂的感悟融會到書畫中
不畏寒 郁鈞劍 “寫字畫畫是一種修養,一種情操,它能讓人脫俗,讓人充實,更能讓人感悟‘止觀’ 。
2017-06-23
-
豐氏漫畫的治愈功效
《一鉤新月天如水》 豐子愷 作 漫畫,被稱作“紙上的電影”,它通過敘事,讓人進入想象的世界,忘卻周遭令人煩悶的生活,從而進入一段或奇妙、或悲傷、或歡愉的故事當中,令人得以介入別的角色而忘掉自己的真實身份。
2017-06-23
-
沈從文書法:一掃常規,純任天然
1981年2月沈從文在美國斯坦佛大學。
2017-06-22
-
百余油畫家展示中國傳統文脈
昨日,“文脈傳薪——2017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名家研究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120位油畫家亮出代表作,分意韻、意寫、意象、意境和意念五部分,體現油畫材料的創新和中國傳統文脈的關聯。
2017-06-22
-
香港現代水墨: 歷經滄桑歌盛世
戲雪 林湖奎 夜香港 王秋童 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來臨之際,從香港到北京,都有慶祝畫展分別在兩地舉辦。
2017-06-22
-
靜對人世 鐘情自然
吳其樹作品 吳其樹多年來鐘情于畫榕樹。
2017-06-22
-
蘭亭獎少而精,挺好!
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自5月啟動以來,因為獎項設置及評審標準,引起許多書法家的“不滿”不絕于耳。
2017-06-21
-
“作文簡淺顯,做人誠恒平”——《堅凈居憶往》編后
啟功先生 圖片選自《堅凈居憶往》 一代學者、書畫大師啟功齋名叫“堅凈居”,取自他的舊硯臺的銘文:“一泉之石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凈。
2017-06-20
-
畫貴思其一
花草坡 大漠胡楊 英雄起步的地方 后草地 遠去的琴聲 披哈達的玉蘭 生命之光 從藝術的觀點看,世界上沒有逼真的形體,只有或多或少可信的虛構的形體,萬物都是各種抽象關系相互聚合的結果。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