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氣象·覽勝
時光的長河,閃耀著美的光芒。
2025-01-02
-
達芬奇——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連續劇總是好看的。
2024-12-30
-
文藝復興的光影:走進達?芬奇與他的藝術世界
近日于湖南衛視播出的8 集電視劇《列奧納多?達?芬奇》讓廣大中國觀眾過足了眼癮。
2024-12-30
-
與契訶夫深邃靈魂的一次對話
當一抹幽藍的燈光打在舞臺上百年前莫斯科飄雪的夜空,劇作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坐在極簡主義裝置的高臺上,以他獨有的幽默向觀眾講述自己靈柩運回俄羅斯時被貼上“牡蠣”標簽,并被軍樂隊誤迎的荒誕經歷時,安東的世界便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從歷史深處走到現場觀眾面前……這便是林婷編劇、陳大聯導演的以契訶夫為主人公的原創校園話劇《親愛的安東》的演出現場。
2024-12-27
-
在對外交流中煥發古老藝術的現代魅力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2024-12-23
-
傳統與當代的審美共情
英歌舞,被譽為“中華戰舞”或“中華街舞”。
2024-12-23
-
從身邊人的自媒體講述中生成新的創作
今年9月,根據短視頻博主“50歲阿姨自駕游”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出走的決心》上映,影片由尹麗川擔任導演,詠梅、姜武主演。
2024-12-20
-
在多彩和多元中尋找歷史回聲
影片《多想和你再見一面》通過一段青年愛情故事,將澳門這座兼具古老底蘊與現代風采的城市空間鮮明地呈現在銀幕上。
2024-12-20
-
根深葉茂 百花盛開
近日公布的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名單中,15部戲劇作品、12部電影作品、16部電視作品、10部廣播劇、12首歌曲等,共105部作品獲得“優秀作品獎”。
2024-12-19
-
舞劇緣何頻頻“出圈”
《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只此青綠》《五星出東方》《詠春》……近幾年,舞臺藝術領域最具市場號召力且頻頻“出圈”的大都是舞劇作品。
2024-12-18
-
是什么把過去的港樂,變成今天的情懷?
曾經被人問起:今天的我們為什么仍然頻頻提起港樂? 當日的我回答:大約是一種情懷吧! 很多人恐怕都和過去的我有一樣的想法,把港樂視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一種文化的回憶——縱然曾經給自己帶來過十分美好的音樂體驗,也終究屬于過去。
2024-12-13
-
影視盜版緣何屢禁不止
前不久,導演賈樟柯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在《風流一代》定檔前一天,網絡上開始有盜版流出”,并提出一個“請求”:“大家如果有條件、有興趣,《風流一代》的第一次體驗還是留給電影院吧。
2024-12-12
-
鄉村女兒的答卷
節目海報 我國自古有著重農的傳統,《詩經》中諸多農事詩記載了農人勞作的場景。
2024-12-11
-
即便在影子里,也要詮釋生命的真諦
圖為《萬噸月色》(左)《夢的守望》(右)演出劇照(《萬噸月色》攝影:李宜澗,均演出方供圖) 戲劇舞臺上永遠不缺鏗鏘有力的臺詞,更不乏一招一式訓練有素的肢體動作和舞蹈,這些基本表現手段作用于感官,從而實現對作品的審美表達。
2024-12-11
-
畫種分類和界限的意義今何在
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
2024-12-11
-
向新求質 繁花競放
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近日揭曉,入選的105部作品涵蓋了戲劇、電影、電視、網絡文藝、廣播劇、歌曲、圖書和理論文章八個類別,充分反映了近兩年全國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的累累碩果,成為新時代新征程文藝再出發的擊鼓號和飛花令。
2024-12-11
-
華妃騎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楊柳……AI“魔改”經典劇是創意還是惡搞?
華妃騎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楊柳、上一秒還是孫悟空一氣之下返回花果山的經典橋段,下一秒悟空就變身飛船揚長而去。
2024-12-10
-
《花兒綻放》:因為她們,每一片土地都生生不息
節目海報 上周,由湖南衛視和芒果TV推出的綜藝節目《花兒綻放》正式收官,節目的最后一期,來自34個省區市的“花兒”將她們故鄉的土壤匯聚成一片希望的田野,由勝出的6位“花兒”澆灌下希望的源泉。
2024-12-09
-
探索綜藝文旅融合新路徑
綜藝節目《非來不可第二季》海報 近年來,在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文旅題材成為綜藝節目創作熱點,但有部分節目創作為了追逐流量,刻意放大嘉賓們旅程中的壓力和沖突,違背了旅行真人秀應給觀眾帶去治愈和美好的類型定位,引發了許多爭議,也難以起到帶動文旅經濟發展的效果。
2024-12-09
-
發掘影視藝術發展的內在動力
文學性及文學價值,是當下中國電影發展中的重要命題。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