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里的孩子》:熱鬧戲謔中的“異化”針砭
作家舉重若輕,以夸張、幻想的方式放大問題,以科幻的方式與當下生活拉開距離,熱鬧戲謔中蘊含著深刻的未來思索。
2021-08-13
-
《三顆豆粒一塊田》:童心的清淺與深刻
兒童文學特別是低幼兒童文學,是把世界的龐雜混沌寫進無邊純白的創作。
2021-08-12
-
陳振盼科普繪本:在虛實之間尋創作之路
科普創作形式多樣,在眾多科普作品中,科普繪本獨樹一幟,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
尋找與印證中的自我回歸
湖南省校園文聯2017年投資拍攝的德育電影《卓遠的夢想》,是部較好的兒童故事片。
2021-08-09
-
楊紅櫻科學童話的三個要素
《楊紅櫻科學童話:我們的地球系列》是科學普及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套楊紅櫻科學童話叢書,包括《黃鶯事件》《北冰洋的巨獸》《荒漠小精靈》三部作品。
2021-08-09
-
這部幻想作品里有愛和勇氣,也有五千年的文明記憶
通過承載歷史與文化記憶的文化遺址與博物館,讓青少年在歷史語境中展開想象力的翅膀,是兒童文學作家李蓉和徐李佳的創作初衷。
2021-08-09
-
讀懂曹文軒的寓言美學
“作家要想實現自我突破與創新,往往得從走出寫作的舒適區開始。
2021-08-09
-
童詩的尺度
時間越久越會清晰地認識到談論童詩的難度,因為語言觸及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形,它們在不斷地自我呼吸、生成。
2021-08-09
-
好童詩的可能
兒童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能力是受限制的嗎?以我自己的童年閱讀經歷來看,我曾經貪婪地讀各種各樣能找到的文字,比如《沒有風的扇子》《下次開船港》等童話,但更多是適合成年人讀的小說、朦朧詩,比如《目的地不明》《紅樓夢》。
2021-08-09
-
童詩的可能性
本期論壇,三位中青年兒童詩詩人的文章均與“邊界”有關:兒童詩的邊界、兒童詩藝術的邊界、兒童觀念的邊界、兒童閱讀的邊界……三位論者以各自的方式提出了關于童詩的一些重要思考。
2021-08-09
-
舒輝波作品中的愛與療治
若干年前,我在美國一所中學從事漢語教學時,曾在一次教師培訓中,聽到前輩教師講述與學生溝通的心得,我一直記憶猶新。
關鍵詞:  舒輝波2021-08-06
-
《秧歌湖》:鄉土世界的根性力量
《秧歌湖》,謝華良著,明天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28.00元 謝華良筆下的秧歌湖是一個充滿暖意和詩意的鄉土世界,這里的人們都有著鮮亮的故事。
2021-08-05
-
《打仗》:很多很多的“一不是一”
“童年就是很多很多的一不是一。
2021-08-05
-
胡德才:苦難中升騰起理想之光
我一口氣讀完了舒輝波的新作《逐光的孩子》,我覺得這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好作品,和他此前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非虛構文學《夢想是生命里的光》彼此輝映,一實一虛,一個是典型個案的集錦,真實感人,凝重大氣,一個是精心營構的長篇,生氣灌注,詩情流溢。
2021-08-05
-
蔡家園:回到兒童文學寫作“常識”
前幾年兒子上小學,特別迷戀馬小跳、墨多多之流。
2021-08-04
-
“鑿”出的《賊船》
2021年3月的最后一個下午,《賊船》編校小組成員齊聚北京,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自我救贖的悲與喜——2021年曹文軒新書《賊船》品讀會”在此舉辦,我們的這個“孩子”也在這天公之于眾。
2021-08-02
-
童年與文明:走向兒童主義
兒童是自然的目的,也是社會與文化的目的,因而也是革命的目的、建設的目的;文明的進步和提升需要堅守“兒童本位”或兒童主義。
2021-08-02
-
重現鄉村經驗的詩性空間
吳新星著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吳新星的《門板上的夏天》是一部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再現了鮮活的鄉村生活,繪制出一幅頗具古典形態的鄉村畫卷。
2021-07-29
-
清風吹拂旗幟揚
由高洪波主編的主題兒童詩集《做那面旗幟的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時代背景下,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21-07-26
-
美國的童書收藏
兒童出版物的專題收藏,在中國藏書界,并不多見。
2021-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