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文藝作品的評判標準
內容提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
2019-11-10
-
努力探索“用故事講思想”
《文藝中國開新局》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后,許多媒體給予了報道和評論。
-
用好兩種資源 提升批評說服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以來,文藝批評界發生顯著變化。
2019-11-08
-
主旋律更響亮 正能量更強勁
核心閱讀 正是在對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持續提煉和表達中,新中國文藝鍛造出自己的鮮明審美特征和重要精神價值 新中國文藝反映中國人民建設國家、追求幸福生活的艱苦奮斗歷程,為我們留下記錄社會變遷的壯麗畫卷 新時代文藝氣象一新,文化自信的底氣鼓起文藝的精神風帆,在文藝作品中能感受到自強不息、奮斗進取的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感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領與鼓舞,感受到新時代文藝主旋律更加響亮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2019-11-08
-
漢代詩歌體類與“詩賦合流”
漢代詩歌包含詩賦兩類,班固《兩都賦序》有言:“賦者,古詩之流也。
-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
構建既有鮮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形態(以下簡稱“中國形態”)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2019-11-06
-
文藝高峰出現在大浪淘沙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2019-11-06
-
創造符合時代精神氣質的文藝精品
【新時代·新創作·新文論】 在五年前舉辦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2019-11-06
-
劉永明《馬克思主義與藝術人民性》:“藝術人民性”的系統辨析
理論的力量,來自能抓住問題的根本。
2019-11-06
-
大變革 大敘事 大手筆
大變革 當代中國正在進行著偉大的變革。
2019-11-06
-
弘揚英雄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2019-11-05
-
走向文化詩學——讀陶水平《文化研究的學術譜系與理論建構》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逐步進入消費時代,這直接促成了大眾文化的繁榮。
-
重談詩詞閱讀欣賞,完成自我突圍與文化接續
就藝術對個體心智的解放問題而言,席勒與馬爾庫塞考慮得較為深遠。
-
漢代詩歌體類與“詩賦合流”
漢代詩歌包含詩賦兩類,班固《兩都賦序》有言:“賦者,古詩之流也。
-
新時代語境下中國文論研究的若干新變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9-11-04
-
平民立場:當代文學研究“第三維”
當代文學研究呈現出“思想凸顯”的發展趨勢。
2019-11-01
-
實現文藝繁榮 助推社會進步
圖左起依次為小說《紅巖》《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喬廠長上任記》書影、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小說《人世間》書影、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楊善洲》劇照。
2019-11-01
-
燃亮一束微光
文學內刊是繁榮發展文學事業的基層陣地,是各市、各縣文學團體加強協會工作的基石,承擔著發現基層文學創作人才、活躍基層文學氛圍的任務。
2019-10-30
-
高度重視文藝的思想性
文藝作品具有思想性,這本是文藝理論的常識。
2019-10-30
-
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再解讀”思潮
摘要 “再解讀”思潮主要以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的左翼文學作為研究對象,是90年代以來當代文學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代文學的“歷史化”以及整個現當代文學研究話語的轉向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