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如何做好新時代黨建出版工作
黨建出版姓“黨”,是黨建出版最根本的政治立場和原則;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黨建出版最鮮明的特征。
2022-06-01
-
走好新時代廣東文學的趕考之路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
2022-06-01
-
中華文明是當代中國的文化根基
人類歷史的腳步執著地從遠古走到今天,中華民族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真切生動展現了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海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  中華文明2022-06-01
-
人類語言與社會發展
作為人類群體生活、文化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產物,語言是人類知識創造、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主要表現形式與工具性載體。
關鍵詞:  語言學2022-05-30
-
“人民性”文藝思想生成的邏輯基礎與理論建構
內容提要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經過80年的闡釋和傳播,已經從一種戰時文藝理論發展為貫穿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整個過程的“人民性”文藝思想體系。
-
不斷譜寫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新篇章
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深刻闡明了文藝為什么人的根本問題,深刻論述了文藝和人民群眾、文藝和革命斗爭、文藝和社會生活的關系,為中國革命文藝指明了正確方向。
2022-05-30
-
《一個走在途中的人》:麥豆詩歌中的都市景觀
詩集《一個走在途中的人》是詩人麥豆的第四本詩集,是對“行走”途中所見所聞的記錄。
2022-05-26
-
《野望》:新時代鄉村與中國美學的探索
《野望》是付秀瑩在《陌上》之后又一次回歸鄉土之作,小說以女主人公翠臺一家的生活故事為敘事線索,講述了鄉村中最新的“家務事,兒女情”及其背后所折射的時代變化,映照出當代中國的新格局與新氣象。
關鍵詞:  《野望》2022-05-26
-
洪治綱:“九十年代文學”與主體意識的張揚
● 摘 要 對于中國當代文學來說,1990年代既是一個泥沙俱下的時代,也是一個萬花競放的時代。
-
讓中華文化更“活”更火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
2022-05-25
-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堅持理論創新,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重要歷史經驗之一。
2022-05-24
-
呂文明: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理論起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中國文藝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2-05-23
-
閻晶明:植根于文藝實踐的土壤——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
1942年5月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同志分別于5月2日和23日發表重要講話。
2022-05-23
-
新時代文藝正在薪火相傳中繁榮發展
“希望你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繼續在從藝做人上作表率,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貢獻力量。
2022-05-21
-
王一川:生活美源泉與傳統美導向
80年前,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指出人類社會生活之美是文學藝術之美的“唯一源泉”,從而確立了生活美是藝術美的源泉這條基本的文藝美學原則。
2022-05-20
-
文明史敘事與歷史規律的探詢
從古至今,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考察人類歷史和社會演進的規律,揭示其中的普遍性,以便更好地指導人類的現實生活。
關鍵詞:  中西文明2022-05-20
-
曉雪:依然是指路明燈
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全面總結我國革命文藝運動的歷史經驗,明確回答當時文藝戰線上提出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深刻論述馬克思主義關于文藝問題的一系列基本原則,指明文學藝術工作必須遵循的方向道路,對我國各民族文藝事業的發展繁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2022-05-19
-
白燁:人民性文藝發展道路的理論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談到百年黨的文藝發展歷程時,鉤玄提要地指出:“一百年來,黨領導文藝戰線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統、高揚人民性的文藝發展道路。
-
中西文論互鑒中的對話主義問題
摘要:與西方文論對話是中國文論話語轉型、構建中國特色文論話語體系進程中極為重要的方面。
關鍵詞:  中西文論2022-05-17
-
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背景、原則方向、目標任務和現實要求。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