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造就規模宏大的德藝雙馨文藝人才隊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并進一步強調了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2023-01-07
-
張慧瑜:新當代意識下的中國文藝形態
引言 當代意識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社會意識,是與革命文化、現代文化相關但又不同的時代精神。
2023-01-05
-
中國當代知識體系構建的基礎與途徑
摘要:知識體系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與直接載體,也是一種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得以養成和延續的載體。
2023-01-03
-
文學的城市:空間區隔與文化區隔
一 “空間”話題引起廣泛的興趣,顯然與一種認識密切相關:所謂的空間不再僅僅被視為一種物理區域的分割與度量,一種有待填充的空洞容器,一種客觀的、冷漠的舞臺;仿佛所有進入空間從事各種表演的角色都將獲得一視同仁的對待。
關鍵詞:  文學與城市2023-01-03
-
何言宏:作為方法的“文學文化”
一 最近幾年,對于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系統性回顧和歷史總結,已經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重要現象。
2023-01-03
-
探索當代中國美學創新之路
近年來,我國美學研究在各個研究領域和門類不斷有新成果問世,美學研究視野進一步擴大,但從總體狀況來看,美學理論創新的亮點不多。
2022-12-30
-
當代人類審美藝術的價值定位及未來可能
當今時代,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劇烈轉型,人的存在和命運日益受到嚴峻挑戰,同時也開顯出無限的可能性。
2022-12-30
-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內蒙古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黨的二十大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取得重大政治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注入了強大動力。
2022-12-30
-
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賦予馬克思主義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2022-12-28
-
以更多優秀作品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文化”一詞出現了數十次。
2022-12-26
-
深入學習二十大精神書寫廣東文學新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把握世界大局和當前形勢,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在描繪戰略藍圖上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解決發展路徑上又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是指引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綱領性文獻。
關鍵詞:  廣東文學2022-12-26
-
中國式現代化敘事的歷史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所處的新發展階段,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
2022-12-23
-
王侃:學院派、詩文評及批評文體
一 至少是近十五年以來,文學公眾對文學批評的指摘一直不絕于耳。
2022-12-21
-
以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藝作品為民族復興偉業凝心聚力
在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重要報告,以高屋建瓴的理論概括、提綱挈領的要點闡述,就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等,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概括和深刻的經驗總結,對黨和國家今后一個時期的奮斗目標、基本任務和中心工作,進行了前瞻性的部署,提出了指導性的要求。
關鍵詞:  文藝作品2022-12-21
-
新時代中國現實主義文論發展的新態勢與新挑戰
自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革命現實主義在我國現當代文學中的主導、核心地位正式確立起來。
2022-12-20
-
用更多文藝精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核心閱讀 隨著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與日俱增。
關鍵詞:  文藝精品2022-12-20
-
堅定文化自信 推進文化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專門論述,強調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2022-12-19
-
如何創造新時代的人民史詩
毫無疑問,“新時代文學”是當下中國文壇最為引人注目的焦點話題。
關鍵詞:  新時代文學2022-12-19
-
學術圖書“一帶一路”傳播的再思考
■基于中國科技學術水平的迅速提高,一些國際大牌出版集團甚至開始在中國尋找他們的期刊主編。
-
淺論文藝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
黨的二十大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它必然鼓舞我國文藝理論工作者進一步為推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化作出新的努力。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