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的基石上鑄就文藝高峰
核心閱讀 無論是延安時期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新中國成立初期周立波的《山鄉巨變》,還是當下的《山海情》,它們的成功都筑基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人民生活。
關鍵詞:  文藝高峰2022-12-16
-
努力開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新境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
2022-12-15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各行各業的人們備受鼓舞。
關鍵詞:  人民2022-12-14
-
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當前,世界和中國都處于現代性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時刻,黨的二十大報告向國人和世界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恢宏歷程和圖景,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22-12-12
-
推出新時代文學的“壓艙”之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關鍵詞:  新時代文學2022-12-09
-
文新達:理論評論應觀照藝術現場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
2022-12-09
-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今年,黨的二十大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2-12-08
-
中國古典學與中華文明經典系統建構
人文學科的研究必須從經典文獻和語言文字入手,思想的創新需要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問題。
-
“空間轉向”與當代文學批評的空間性話語重構
20世紀下半葉以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出現了諸多研究轉向,如“文化轉向”“語言轉向”“視覺轉向”以及“空間轉向”等,其中尤引人注目的莫過于“空間”的華麗轉身。
-
以精品力作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
隨著文化素養、欣賞水平、審美能力的顯著提升,人們對文藝精品的需求更為強烈。
關鍵詞:  新時代文藝2022-12-02
-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推動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寫進了黨的二十大報告,這在黨代會歷史上還是首次,標志著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已成為全黨共識、全黨任務。
2022-11-30
-
努力做好人民至上的文藝批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2022-11-29
-
努力增強中華文化的自信與自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強調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2022-11-28
-
強化創新意識 書寫人民史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2022-11-23
-
為鑄就社會主義文藝新輝煌匯聚人才力量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出專門部署,強調“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發展長遠大計”,明確要求“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2022-11-23
-
從溝通內外到超越內外——新世紀新詩研究的本體話語歷史化趨向
內容提要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研究范式幾經其變。
關鍵詞:  新詩2022-11-22
-
生態文學的時代價值與文化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關鍵詞:  生態文學2022-11-22
-
深刻把握復興偉業的文化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面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對新時代新征程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作出部署。
2022-11-18
-
劉江凱: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的學科問題
明確提出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的學科問題,是因為這一問題不僅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科建設構成了事實上的邊界與問題意識的拓展,也與其他如比較文學、翻譯學、傳播學、海外漢學(中國學)等相關學科或研究領域形成了豐富的對話可能。
2022-11-17
-
文學需要理論嗎
文學與(文學)理論的關系,表面看不證自明,深思則令人疑竇叢生。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