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梅、何平:“脆弱的”散文如何獲致文學的“永恒價值”?
如果要對一個年度的文學作品進行較為全面與客觀的考察,“年底”與“年初”似乎是最佳時間。
2018-04-30
-
“莫言與當代文學批評及理論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
4月20-22日,“莫言與當代文學批評及理論建設”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師范大學舉行。
2018-04-29
-
珠江三角洲的多民族文學創作與觀察
“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從大涼山到嘉興/我在羽絨服廠填著鴨毛/我被喚作“鴨頭”時遺失了那部《指路經》/好些年了,村莊在我的離去中老去……”彝族“80后”詩人吉克阿優曾在詩歌《遲到》中寫道。
2018-04-28
-
程光煒:我們如何整理歷史
1990年代末至今的“十七年文學”研究可以說是整個現當代文學學科中最具創新性的一部分。
2018-04-25
-
方維保:中國現代文學想象中的流氓形象
一 地痞流氓,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是“與社會主體文化相去甚遠的亞文化”。
2018-04-24
-
重構文學“重器”的形質——莫言近期短篇小說綜論
一、從“傳奇”到寫實 2017年歲尾和2018年年頭,歇筆五年的莫言以新作重現文壇,陸續發表了一批詩歌、短篇小說和戲曲劇本,而五篇短篇小說是其中的重要實績。
2018-04-24
-
“一種總體詩歌的誕生”
2017年12月16日,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文聯主辦,安徽省作家協會承辦的陳先發作品研討會在合肥市舉行,同時發布了陳先發的詩集新著《九章》,此次研討會系“安徽原創文學”系列研討活動之一。
2018-04-23
-
從平常、平淡、平庸中突圍
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浙江省文聯主辦,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寧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寧波廣播電視集團、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寧波峰會4月14日在浙江寧波舉行。
2018-04-23
-
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
1919年3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獨幕喜劇《終身大事》。
2018-04-20
-
莊錫華:論說類文章審美含量的提升
文學作品的評判有一個審美的維度,論說類文章也需要顧及受眾的讀感,不能割斷與審美的聯系。
2018-04-20
-
當代漢語文學的語言、民族和國家認同:再論“華語語系”與世界華文文學
一 從今天已然經過十來年間的多番問難、辯白而形成的問題場域來看,Sinophone Literatrure或華語語系文學的系列申論中,最值得重視的并非“文學”,而是乍看起來好像只是綴在“文學”前面做形容詞的“sionophone”和“華語語系”。
2018-04-18
-
段從學:“新詩的進步”與“新詩史”的誕生
《<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結尾處,朱自清“按而不斷”,把第一個十年的中國新詩劃分為自由詩、格律詩、象征詩三派。
2018-04-09
-
公仲:新時代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
今年2月9日,《文藝報》發表了戴瑤琴的長文《2017年海外華文小說:情懷,小說的“眼”》。
2018-04-08
-
“新歌行”與中國近現代詩歌
引言 清末民初新舊詩體蛻變與萌生,是中國詩歌史中的重大事件。
2018-04-08
-
“非虛構”寫作如何獲得更大程度的解放
迄今為止,“非虛構”仍沒有一個被大家廣泛認可的定義。
2018-04-07
-
2017年少數民族文學:沉實與綺艷的風景
綜觀2017年度的少數民族文學,看似波瀾不驚,卻又有著不少的驚喜。
2018-04-04
-
報告文學:行進中國的新“史記”
報告文學的敘事有著多種的可能,但毫無疑問,它首先是一種獨特的時代文體。
2018-04-03
-
秦法躍:底層敘事鄉土經驗中的生態關懷
近年來,底層寫作無庸置疑是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
2018-03-30
-
劉慧娟:靈魂的歌者
古稱黔江的貴州省第一大河烏江,自西向東北橫貫貴州中部,過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后,偏偏濡染了一片詩情,更加激活烏江的奇俊魅力。
2018-03-30
-
我們的時代沒有孤注一擲的文學
北岳版的《中篇小說選粹》從2014年始,我已經編了4年。
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