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歷史觀下的戲劇考察
梅蘭芳與齊白石 在中國戲曲研究界,向來有三家路徑:一是王國維的戲曲文獻研究。
-
王小魯:被懸置的電影院精神
一 “重建電影院運動”被按了暫停鍵,出現了長達數月的中斷和休止,從表面上來看,這是由疫情帶來的。
-
八百多件上海“抗疫”作品展背后的故事與思考
“疫情中上海有1649名援鄂勇士,鏖戰江漢78天。
關鍵詞:  抗疫文藝2020-05-09
-
祖父徐悲鴻的南洋遺光:奇妙非常的神來之筆
南洋時期在徐悲鴻的一生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也是他最快樂、精力最旺盛的時光。
-
“非接觸式”藝術界,及其后
新冠病毒以指數級規模和速度穿越物理邊界的同時,它的次生災難也刺激了社會各界的末日想象。
-
快手:用短視頻+直播服務復工復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都很自然地成了線上直播的忠實擁護者。
-
動輒怒打一分?網絡評分不該成為“泄洪區”
“控評”,一個原本只存在于粉絲群體的詞,指代為了某明星的網絡風評,粉絲們在各社交媒體上搶占熱評位置,以覆蓋、壓制不同的聲音。
-
尹正和張國榮之間,差了十個黃曉明?
眼下,有一部講述一代京劇名伶商細蕊與愛國商人程鳳臺因戲結緣相識相知的電視劇火了,劇情和兩位主演頻上熱搜。
2020-04-01
-
知人論世 以意逆志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 評論與作品在矛盾中存在、在沖撞中前行 其實,評價作家與作品,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不一定是評論文章,有各種各樣表達方式。
-
理性與感性交織中的影視藝術價值闡釋
史書重在對過往紛繁蕪雜的人與事,經過書寫者理性和感性地過濾,猶如從蠶繭中抽絲,去偽存真,把歷史原貌盡可能還原給后來者,由此不難判斷,其核心價值為真實和中正。
-
永恒的藝術力量
主講人:劉 恒 1954年生于北京。
-
時代強音,世紀絕響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偉大號召,經過幾十天廢寢忘食的艱辛創作,一組由作曲家童方先生發起,知名詞作家張枚同和蔡善康加盟創作,以疫情肆虐的江城武漢為背景,反映國難當頭,共克時艱的時代主題,號稱時代戰歌的《中國“戰疫”三部曲》面世。
-
美術創作要以人文精神來表現社會的關切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本綜合不同歷史發展時期的劇本集。
-
阿Q:一個傻瓜英雄?
“我生長在中國,對‘阿Q精神’非常熟悉,它完全植根于中國文學。
-
真誠的抗疫文藝創作都值得尊重
面對突發的重大社會事件,尤其是極具破壞力的災難,文藝創作者都不能置身度外。
-
音樂世界的載氧別動隊
藥物能治病救人于垂危,音樂能安撫拯救于靈魂。
2020-03-08
-
歌曲《與你相望》:悲壯湘江 浩氣沖天
最近,我在“廣西云”聽到何述強作詞、金彪作曲、周澎演唱的歌曲《與你相望》,倍感震撼。
-
花一樣燦爛的人生年華
現實題材創作無疑是當下藝術創作最重要的命題,在現實題材創作呈現勃發態勢的當下,如何書寫新時代,并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汲取題材、主題、情節、語言以完成戲劇藝術的審美自覺成為當下藝術創作實踐活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新時代藝術工作者最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
-
沒有什么比“我們”更能令我們共情和動容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打破了往日的春節氣氛。
-
抗疫歌曲及其評價和闡釋
在當下的武漢乃至全國,“抗疫”成為重中之重,故“抗疫文藝”也應運而生,并成為越來越值得關注的文藝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