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澳門文學評述
小說:恒常題材的不同處置之方(廖子馨) 《2017澳門文學作品選》共選入15篇小說,作品從題材到文風各有特色,基本上沒有相同的題材,除了愛情之外。
2018-12-21
-
“祖國或以夢為馬”:從新時期到新時代詩歌四十年的綜合考察
無論是我們談論一個時期詩歌的整體狀貌與構造,還是具體而微地分析某一個具體的詩人和詩作,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依據,即“有詩為證”。
2018-12-19
-
四十年報告文學:最先最自覺最熱情地感知并匯入時代大潮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2018-12-19
-
賀紹俊:以現實主義度量當代小說四十年
現實主義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在討論當代小說創作時,現實主義顯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2018-12-19
-
新時代,如何重新審視知識分子?
改革開放40載,知識分子在這40年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獨特作用,即將到來的2019年又是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知識分子對其意義非凡。
2018-12-18
-
時代進程的文學檔案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演變而演進,在為變革的時代描形造影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不斷突破與適時更新,以不同代際作家的接力創作,以不同時期各類創作的豐厚實績,書寫了當代文學發展中最為光彩奪目的精彩篇章,成為時代進程厚重而鮮活的文學檔案。
2018-12-16
-
淺論新世紀小說的幾種發展路向
新世紀文學迄今已有17年了,檢視這17年小說創作,我覺得有三方面的發展路向值得注意。
2018-12-13
-
筆端煙水
江南是個出作家的地方,這一點沒什么爭議。
2018-12-13
-
長篇小說的四個階段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理論上說,是從1978年12月18到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算起。
2018-12-13
-
天津文學:破繭化蝶 多元共生
●某種意義上,天津文學并非脫胎于天津文化,而是與新中國同步誕生的 ●天津“第三代作家”不習慣于既有文學觀念的因襲守舊和小說操作層面的循規蹈矩,其展示藝術個性的欲望遠遠超過自己的前輩 ●天津文學與天津這座城市一樣,正處在一個由自足、本土轉向多元、開放的重要躍升時期 歷史上的天津既是毗鄰京城的“天子門戶”,也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北方移民城市,同時還與上海并稱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
2018-12-12
-
是溫暖和寬容的,也是清醒和憂患的
2018年11月24日—25日,“劉醒龍近作與新世紀文學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
2018-12-10
-
徐勇:新時期中國大陸文學選本與文學場域的建構
一 前言 在當代中國文學史上,雖然說1980年代以來的中國大陸文學被視為“新時期文學”而獲得了預想中的崇高地位,但這一所謂的“新”其實是相對且區別于「十七年」(1949-1966)乃至文化大革命時期而言的。
2018-12-07
-
改革開放40年史學:樣態、潛流、走向
歷史內容空前豐富的40年 學術發展與社會發展一樣,具有明顯的時代性、階段性,呈現出形態化、樣態化的特點。
2018-12-05
-
自由的呼吸吐納
自由的關注、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達,40年時光的陶冶,才有了今天堪稱蔚為大觀的散文成就。
2018-12-03
-
華人移民文學與時代擔當
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華語文學網和復旦大學華人文化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2018)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近期舉行。
2018-12-03
-
應運而生的黃金一代作家
改革開放時代造成的劇烈的社會變遷,給作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創作素材,也時時激發著作家的創作靈感和沖動。
2018-12-03
-
改革開放40周年大眾文化:追尋快感和愉悅之路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2018-11-29
-
廣西文學:邊緣崛起的文學桂軍
●廣西作家對鄉村與城市、邊緣與主流的差異更為敏感,體會也更深,這是廣西文學感人至深的地方 ●文化繁復亦是廣西文學的重要特質 ●評論家團隊以飽滿的熱情對文學桂軍的創作進行了及時的解讀和有效的傳播 2018年,王安憶、陳思和在《南方文壇》第3期主持了一個《廣西作家研究》專輯,研討廣西三代作家在當代文壇的貢獻,復旦大學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的評論家對林白、東西、田耳、凡一平、陳謙、李約熱、劉春、朱山坡、映川、光盤、小昌、陶麗群等廣西作家的創作進行了評論,并于2018年7月7日在復旦大學召開了“廣西作家與當代文學”學術研討會。
2018-11-28
-
40年,為奮進時代傳神寫照
改革開放40年的小說創作,在蹈厲奮發中繼往開來,在持續演進中碩果累累,其中最重要的經驗是“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2018-11-27
-
白金杰:小說里的中國傳統
中國文學史由外國人首撰,觀念先入為主,導致20世紀20年代前后國人自撰文學史時,多受制于舶來的觀念與術語,難以描述和判定本國文學的特性與價值,述及小說這一別具中國特色的文體時,問題尤為凸顯。
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