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有英俊出中國”:魯迅與臺靜農
編者按:日前,文史作家張守濤出版新作《魯迅的朋友圈:魯迅與中國現代英俊》(新華出版社,2005年5月)。
2025-08-28
-
清末民初怪才劉師亮
椑木鎮:少年即顯對聯天賦 劉師亮(1876—1939年),原名芹豐,又名慎之,后改慎三,最后改師亮,字云川,別號諧廬主人,四川內江椑木鎮人。
2025-08-28
-
《人境廬詩草箋注》的編撰、出版與修訂
黃遵憲,字公度,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人,晚清著名維新運動政治家、外交家和詩人。
2025-08-28
-
陸宗達先生的“案頭功”
我當了一輩子教師,案頭勞作是每天的必修課,我曾對自己有這樣的意志力暗自得意。
2025-08-28
-
淮南記憶:戰火中的生命長歌
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撕開了和平的假象,上海“八一三”的硝煙未散,南京便在寒冬中淪陷。
2025-08-27
-
硯與墨的生死戰友情
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里,陳列著平北昌(昌平)延(延慶)聯合縣第一任縣長胡瑛的硯臺和第一任縣委書記徐智甫的墨盒。
2025-08-27
-
家庭工業社的“媚梨”考——從無敵牌花露水說起
關于家庭工業社的創始人陳蝶仙(陳栩,1879-1940),有這么一則軼事,說的是1929年6月的首屆西湖博覽會上,他在孤山的西泠橋北開設無敵牌化妝品商場,門前有噴水泉,噴灑無敵牌花露水,香氣四溢,引得游客駐足流連,女子“以羅巾承之”,一時成為美談(周瘦鵑:《湖上的三日》,《旅行雜志》1929年第7期)。
2025-08-27
-
那個具有時代意義的思想家與編輯家
《杜亞泉研究論集》(商務印書館2024年12月)是一本厚重的大書。
2025-08-27
-
傅光明《寫信的人》:奇人·奇事·奇書
近日傅光明兄寄贈我一部他的新版舊作,2012年3月曾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大量增訂后2025年由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再版。
2025-08-26
-
龍華英魂與不滅記憶
杜重遠用過的皮箱。
2025-08-26
-
這些地方,藏著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原標題:晉江會館 永興寺 廠甸小學 藏著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位于北京“城南”地區的南柳巷,一座會館建筑修繕完成,一個北京文化的記憶點重新回到了我們身邊。
2025-08-26
-
一個幫八路軍 打鬼子的英國人
因為事情是明顯的,任何有血性有思想的人都有義務去反對侵華日軍。
2025-08-25
-
香港大營救:生的火焰永不熄滅
1941年12月8日凌晨,在偷襲珍珠港的幾小時后,日軍悍然向香港發起猛烈進攻。
2025-08-25
-
金隄:晚來譯“天書”
金隄(1921—2008),浙江湖州人。
2025-08-25
-
60年前的那位車夫,你在哪里?
“他值得被尋找,我們會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他為止。
2025-08-22
-
滌煩祛穢代瓊漿——近代中國的汽水
山海關汽水廠葛瓦斯汽水的商標(1926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游藝場中汽水廣告瓶(1933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山海關汽水廠沙士水的商標(1926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汽水作為夏日消暑之物,在晚清傳入中國,“考其來源,在光緒年間,先由南洋而至上海,嗣后才盛行于各都市”(《汽水原名荷蘭水》,《新天津》1942年8月14日)。
2025-08-22
-
桂林文化城:在民族危難之際筑起精神堡壘
1938年3月,生活書店在桂林設立了分店。
2025-08-22
-
這本殘破小書 為何這么貴?
知彭翼仲的人,于今恐怕不多。
2025-08-22
-
復調形塑與符碼隱喻——抗戰時期東北報刊中的魯迅形象
進入魯迅研究領域,對于很多學者來說都需要有極大的勇氣,因為在近百年來的魯迅研究成果中,與之相關的議題似乎已經被窮盡。
2025-08-22
-
流動圣雄:《甘地自傳》與戰時中國
1925年底,甘地應邀在《新生活》(Navajivan)以古吉拉特語連載自傳,翌年由摩訶德夫·德塞(Mahadev Desai)負責翻譯為英語,并經他本人和斯萊德女士(Miss Slade)審定,在《青年印度》(Young India)連載。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