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歷史主義”的終結與“史傳”傳統的重建
摘要:作為歐美新批評思潮之后的新歷史主義創作手法在新時期以來的中國傳統歷史長篇小說創作中有著不同形式的呈現。
-
制作起源:中國網絡文學的五種起源敘事
摘要:相較于中國現當代文學通行的思潮和理論在先、文學的實績在后的起源敘事,網絡文學對自身起源的認定更加看重物質層面的生產機制。
關鍵詞:  網絡文學2021-05-22
-
以最潮的文藝呈現大主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獻禮建黨百年的網絡文藝交響曲
微博上一段祝福視頻火了。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網絡文學發展
2019年8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54億,手機網民規模為8.47億,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35億,占手機網民的51.4%,網絡文學影響力巨大。
-
網絡文學作者如何全面提升職業素養
將寫作作為一種職業和謀生手段,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關鍵詞:  網絡文學2021-05-15
-
一個時代的文學坐標
討論網絡文學緣起是從網絡文學20周年紀念活動前后開始的,長期關注網絡文學的人士意識到,應該對它的前世今生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網絡文學未來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但來路還是應該弄清楚的。
-
再論中國網絡文學的源頭是金庸客棧
歐陽友權“生于北美→成于本土→走向世界”的“網生起源說”,必須要面對兩個問題,其一是“生于北美”的網絡文學,并不是那個“成于本土并走向世界”的網絡文學。
-
重提網絡文學批評的有效性
縱觀海量的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并不多,一度我們甚至對網絡文學能不能、可不可以介入現實題材的寫作深感懷疑。
關鍵詞:  網絡文學批評2021-05-08
-
中國網絡幻想小說的文學史意義
經過20年的積累,中國網絡幻想小說以海量的文本與綺麗多姿的幻想風貌獨占鰲頭,成為辨識中國網絡文學身份的重要標志。
-
網絡文藝評論的學風問題
毫無疑問,互聯網已深刻地改變了社會,不僅在物質層面更是在精神層面悄然改變了文藝評論的生態格局。
-
量化指標能否稱出網絡文學的“斤兩”
2021年年初,《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發布,嘗試采用用戶評論大數據和“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術,量化評估網絡文學IP及其影視改編作品,建立一套關于“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的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推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表”。
關鍵詞:  量化指標2021-05-01
-
《書靈記》的詩意與現代品格
善水的網絡小說《書靈記》,在仙俠世界展開了廣闊畫卷,用一方“詩書”之墨勾勒出眾生百相。
-
《小蘑菇》的世界觀
一十四洲的《小蘑菇》是2019年口碑最好的網絡文學作品之一。
-
人生隱宿命 通俗見人性
網絡作家貓膩創作的《慶余年》是一部古裝權謀長篇小說,共計七卷,講述了一個擁有現代思想的穿越少年范閑的傳奇故事,他自小在養父、師父的著意培養下文武兼備,在一系列陰謀中歷經家族、江湖、朝堂的種種考驗和錘煉而聲名鵲起。
-
科幻文學中的歷史主義、現實主義與未來主義
在時間定位上,科幻文學的重要特色是以科技為參照系融通歷史、現實與未來。
-
以網絡文學創作繁榮發展新時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研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這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任務和必要路徑。
-
網絡文學的多次元
麥蘇可謂百變女王,其作品類型多樣、跨度頗大,有總裁文、萌寵甜妻文、養成文、穿越文、現實題材文等多樣類型文。
-
媒介性、原生性與學科建設性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前提是有人存盤。
-
經典網文IP影視化 如何真正做到優勢疊加
歷史、穿越、玄幻類網文大IP正在掀起一股影視改編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