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物“走出去”的早年故事
參加中國藝術英倫國際展覽會的中英工作人員與英國海軍重巡洋艦“薩福克”號艦長等合影(左四馬衡,左五為鄭天錫特派員,右二為莊尚嚴,右四為唐惜芬) 資料圖片 【守望家園】 在中國古代,除了戰爭掠奪等不可抗力外,通過朝廷賞賜和對外貿易等途徑,文物及藝術品流入域外并不罕見。
2018-07-07
-
“良渚”明年申遺 高蒙河談如何策劃良渚博物院改造
良渚博物院全景 良渚博物院總策展人高蒙河 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于上周完成了為時一年的改造升級工程,全新開放。
2018-07-06
-
橫尾忠則筆下的時代肖像
橫尾忠則于其畫室 橫尾忠則與三島由紀夫 橫尾忠則《118幅肖像畫系列》展覽現場 橫尾忠則自畫像 橫尾忠則的北野武畫像 邁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5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118幅規整陳列于墻面的肖像畫。
2018-07-06
-
故宮文物都成了卡通,中國歷史就這樣融入現代生活
連續猜中七場世界杯比賽的故宮貓“白點兒”因“年事已高”患上貓血栓3天前去世,猜世界杯賽況的重任由另一只故宮貓“長腿兒”接棒。
2018-07-06
-
第三屆“文化產業學院獎”啟動報名 十月公布六大榜單
第三屆“文化產業學院獎”報名程序日前正式啟動。
2018-07-05
-
講敦煌的“故事佬”:用壁畫道盡世間真善美
被譽為敦煌題材小說、童話“開荒者”的甘肅作家許維如今已73歲,出版小說、童話故事9部。
2018-07-04
-
探秘“江口沉銀” 書寫考古新章
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張獻忠冊封后宮的金冊 作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共發現文物4.2萬余件,是本世紀明清史領域的重大考古發現。
2018-07-02
-
實景文博節目《博物奇妙夜》 開播
實景文博類脫口秀節目《博物奇妙夜》第一季近日登陸愛奇藝。
2018-07-02
-
礦物精品亮相地質博物館
近日,“中國礦物精品2018”展覽在中國地質博物館開幕。
2018-06-29
-
文物保護與利用社會組織聯盟成立
第三屆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論壇暨文物保護與利用社會組織聯盟成立大會26日在北京舉行。
2018-06-28
-
努力打造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蔡奇冒酷暑就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調查研究。
2018-06-27
-
科技,讓博物館有張現代的臉
兵馬俑、端門數字展。
2018-06-27
-
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來
圖①:最早的瓷器——夏代原始瓷罐。
2018-06-27
-
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亮相國博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考古發現系列展的首個展覽,“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26日拉開帷幕。
2018-06-27
-
奇妙博物館
美國加州:圣地亞哥人類博物館 圣地亞哥的人類博物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都市文化公園——巴爾博亞公園中,地標建筑加利福尼亞塔也正坐落于此。
2018-06-25
-
我們到此一游還是到詩意的遠方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教育活動深受歡迎 陳慰 攝 6月9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此前,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 5月19日“中國旅游日” ,多地文化旅游部門相繼推出了博物館等景區門票半價、打折甚至免費等福利,并提供了公開課、互動體驗、公益鑒定、專題展演等數千項活動。
2018-06-22
-
“考古成都”展現成都考古“黃金時代”
觀眾觀看后蜀趙廷隱墓出土的“觀鳳鳥”。
2018-06-22
-
“北京人”遺址應保持本來的樣子
1921年,瑞典地質與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當地老鄉的指引下,來到北京周口店一個叫“老牛溝”的地方。
2018-06-22
-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揭牌成立
6月20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成立大會暨考古文博前沿論壇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
2018-06-22
-
我科學家獲得首個完整古大熊貓線粒體基因組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從2.2萬年前的大熊貓化石中提取、捕獲和測序了一個完整的線粒體基因組。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