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項目簽約、發布網文發展倡議,四川打造網絡文學發展新高地
9月16日,由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四川省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的四川網絡文學產業推介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網絡作協代表聯合發布網絡文學協同發展倡議,4個重點合作項目同步簽約,結合主辦方現場解讀的四川相關獎補政策,讓來自中國作協、各地文化企業、行業協會和網絡作協的近200位代表,看到了四川進一步發展網絡文學產業的可喜前景。
據主辦方介紹,四川目前有1500多名一線網絡作家,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斗破蒼穹》躋身“2024年文化產業IP價值綜合榜”前五,《詭秘之主》英文版閱讀量超6000萬次,多部作品甚至入藏大英圖書館。IP改編更是成果斐然,《猶為離人照落花》短劇上線36小時,充值就破了千萬元,成為行業內的現象級案例。
會上,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的網絡作協代表聯合發布《西南地區網絡文學協同發展倡議書》,提出五大舉措:共建跨區域交流協作平臺、共抓西南特色精品創作、共育全產業鏈人才隊伍、共塑行業規范體系、共探產業融合路徑,旨在打破省域發展壁壘,整合區域文化資源。
同時,西部國際影視產權交易中心與重慶沛蒙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4組代表完成簽約,涉及《白焰芳華》精品短劇開發、短劇基地建設等項目。
據四川省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相關人士介紹,四川對網絡影視發展扶持力度一直清晰可見。2024年初,印發修訂后的《四川省重大文藝項目扶持和精品獎勵辦法》就明確了省政府對重大文藝項目進行扶持、對精品給予獎勵。經初略框算,每年省級財政用于廣電視聽內容資金在2.5億元以上。此外,市縣層面同步發力,如成都郫都區對重大影視項目最高補貼1000萬元,企業使用當地攝影棚、后期制作服務等,還可按實際費用的5%獲得獎勵。
政策的吸引力,逐步助推和轉化出的產業實力。以成都為例,作為產業核心區域,聚集了騰訊成都、咪咕等頭部企業,擁有亞洲最大的單體數字化攝影棚和52個特效棚,300多家影視文創機構扎堆入駐;2024年,相關園區規上企業營收同比增長近25%。對眾多影視機構具有吸引力的,還有微短劇審核開通“3—5天即審”快速通道,“拍在四川”品牌提供“一對一”服務等。《邊水往事》《駐站》等熱播劇,正是沖著這份“便利”來川拍攝的。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王志祥表示:“四川不僅是文化大省、文藝重鎮,更是中國網絡文學的重要陣地和產業高地。成都作為西南中心城市,具有深厚的互聯網基因和文化創意底蘊,發揮成都的輻射帶動作用,整合西南地區文化資源、人才資源與市場資源,構建西南地區的網絡文學產業生態圈,正是響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