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長篇小說《群馬》研討會在京舉行
9月14日,陳鵬最新長篇小說《群馬》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度厚R》曾刊登于《收獲》長篇小說專號,此次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無疑是對陳鵬小說創作的進一步肯定和認可。
研討會現場
會議由北岳文藝出版社、云南省作家協會、昆明市作家協會共同主辦,云南金誠種子科技有限公司予以特別支持。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邱華棟,云南省作協主席范穩,評論家賀紹俊,《小說選刊》副主編顧建平,以及張慶國、何凱旋、徐剛、聶夢、劉詩宇、王朝軍、田應時、阿莎萊、趙霍山等參加研討?!度嗣裎膶W》雜志副主編陳濤主持研討會。
陳鵬作為國內的先鋒小說家,素有“文學硬漢”之稱。邱華棟稱陳鵬為“文壇狠人”,他不僅創作了大量高質量的文學作品,主持過諸多影響力和美譽度俱佳的刊物,而且在文體探索方面走在國內文壇的前列。小說《群馬》作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新收獲,無論是敘事的角度、語言的強度,還是情緒情感的密度和結構的力度,都把握得相當精湛,整部小說渾然一體,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文體之于內容的審美向度和多樣可能,無疑是一部獨樹一幟的優秀之作。
賀紹俊對《群馬》贊賞不已。他認為,這部小說具有強烈的實驗性,創造了一種純粹的傾訴效果。通過這種排山倒海式的敘述,充分彰顯了“群馬”和群馬背后50年的人事和歷史。高貴、優雅,奔騰著英雄血液的馬,高亢而明亮,寓意著我們曾經有過的經過戰火洗煉過的布爾什維克式理想。小說將馬的世界與人的世界交織在一起,就是要講述理想所遭遇的故事,或者說理想的變異。因此他要在小說中創造一個群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理想始終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他看到了我們的歷史和現實,不僅有人的世界,也有馬的世界,不僅有現實中的復雜和卑賤,也有理想中的單純和高貴。
范穩直言讀小說時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因為故事以云南昆明的軍馬場為背景,通過獨立環境中群體命運的變遷,勾勒出一個行業由盛轉衰的時代軌跡。并指出作者作為70一代,不斷追求敘事的創新性,展現寫作的前衛姿態。文中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堅守,例如對廢棄場所的留戀、對衰落事業的執著、對瑣碎日常的細致描摹等,恰恰是凸顯角色偉大人格的載體。
顧建平則從小說的神性特質、隱喻色彩、群馬精神等角度予以了解讀。他認為,小說中設定的敘述者“巡夜人”,在明暗交錯的獨白性敘事中起到了對人類歷史命運的觀照作用,他既是小說的觀察者,又是參與者,但間離在小說文本內外,像一個通靈的信使。
與會專家從不同視角對《群馬》進行了深入的解讀。何凱旋認為,海明威硬漢式的短句和??思{、喬伊斯邏輯性極強的狂歡式長句的疊加,構成了小說的佩德羅·巴拉莫精神,達到了一種人鬼不分的自由之境。徐剛指出,其歷史講述縫隙中,有一種理想化的浪漫邏輯在回響。聶夢、劉詩宇、王朝軍對小說的復調性和廢墟美學,對堅守語言的敏感性自治,對深藏在其壯懷激烈氣韻中的集體無意識給予了高度評價。
《群馬》作者陳鵬
會議最后,《群馬》作者陳鵬回顧創作歷程時總結道:“比小說技法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深度?!毙≌f創作總會有缺憾,但優秀的作品必須依靠充沛的情感來實現,所以在這個似乎“恥于談論感情”的時代,他仍堅持在寫作時釋放濃烈的情感。且作家寫作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回望生養自己的土地,這也是對父輩的一種交代?!度厚R》創作充滿了“非真實、不可靠的敘事”,由此體現出人性中“惡”和美好品質被摧毀后的“死亡”結局,小說希望賦予其時代意義。此外,作家透露自己有寫《群馬》續集的計劃,想要繼續書寫人對重建精神故鄉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