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青年作家改稿活動舉辦
9月13日,2025年河北青年作家改稿活動在石家莊舉辦。河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振儒出席活動并致辭,河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寶書主持活動。來自全國著名文學期刊的13位主編、副主編出席活動。河北文學院第十七屆簽約作家及河北省作協文學宣教中心的青年編輯參加活動。
王振儒在致辭中對出席本次改稿活動的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舉辦青年作家改稿活動,是河北省作協培養青年作家的重要舉措之一,目的是搭建一個集學習、交流、提升于一體的成長平臺,拓寬作家發表渠道,提升作家創作水平,推動河北文學人才隊伍建設。希望簽約作家珍惜機會,虛心求教,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反觀自身創作,在交流中實現創作新突破,在文學創作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人民文學》副主編陳濤、《中國作家》副主編俞勝、《當代》主編徐晨亮、《青年文學》主編張菁、《散文》執行主編張森、《兒童文學》副主編范艷妮、《小說月報》原創版主編韓新枝、《十月少年文學》副主編冷林蔚、《青年作家》副主編盧一萍、《揚子江詩刊》編輯部主任白小云、《長城》主編李秀龍、《詩選刊》主編桫欏、《散文百家》主編高玉昆,對河北文學院第十七屆簽約作家提交的小說、散文、詩歌、兒童文學等作品,從主題、題目、題材、語言、情節、視角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點評,指出了每個作品的優點和不足,提出了明確具體的修改意見。
陳濤指出,創作者要跳出自我,要注意共情,與現實生活和讀者建立堅定密切的聯系,避免文學力量和文學穿透力的喪失。俞勝認為,小說的對話在具有生活氣息的同時,要提煉出能夠凸顯人物性格的特色表達,讓讀者能夠通過對話快速感知角色個性。徐晨亮提出,創作的過程不僅是表達,更是自我的有效的建設和積累,青年作家要在創作中積累藝術的能量和感受力,從而激發新的靈感,實現持續的寫作。張菁認為,小說創作要避免無效書寫,不要出現評述性語詞,讓讀者自行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而非灌輸,要注意文學質感,提供表述的陌生化和新鮮感。張森強調,要注意散文作品的篇幅和節奏,在內容取舍和轉引表述上更加追求文學敘述的緊湊和密度。范艷妮指出,當下兒童文學要關注文學性和可讀性的結合,注重孩子們的閱讀體驗,在創作時要真正從他們的生活現實和精神現實出發,關注情節的合理性和細節的把握。韓新枝認為,文學作品是有影響力和導向性的,小說家“心里要有一雙兒童的眼睛”,在創作時心懷敬畏,把握好尺度,給讀者正向的、溫暖的引導。冷林蔚強調,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要有源自于生活經驗的充沛細節來支撐故事情節,否則難以真正打動讀者。盧一萍認為,寫作是為了表達,可以盡情書寫后再“去枝去葉”,細節是小說的重要部分,不能讓讀者憑空猜測,也不能寫得太過直白,要讓讀者從文字當中體會意蘊。白小云指出,詩歌語言要凝練、簡潔,盡量避免使用俗語和過于宏大的詞語,詩人要控制好自己的表達,在創作中增加時代性、成長性的思考,豐富詩歌內涵。李秀龍認為,小說內涵如若不足,語言、技巧再華麗也難以彌補,作家應到生活中去發現、去捕捉,去審視時代、人生的厚重意味,并在作品中深入細致地將其表現出來。桫欏指出,詩歌創作要有充沛的情感表達,將情感滲透于細節之中,使詩歌富有張力。高玉昆認為,詩性的語言和扎實的細節,能夠使散文更加生動、細膩。
此次改稿活動受到河北青年作家的歡迎和好評。青年作家們表示,專家們的點評專業精準,具體實用,提出的修改意見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受益匪淺,接下來將按照專家指出的修改方向,進一步打磨作品,創作出更多既具時代溫度又有人文深度的優秀作品,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文學力量。
河北文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