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梗:拒絕還鄉(組詩)
張作梗,中國作協會員。湖北京山人,現居江蘇揚州。主要作品有長詩《揚州驪歌》《小城》《解構》等,曾獲《詩刊》年度詩歌獎、反克詩歌獎、浙江詩歌雙年獎主獎。參加《詩刊》社第24屆青春詩會、《散文詩》社第16屆全國散文詩筆會。
▍星星在布道
星星在布道
——在漆黑的夜空
夜空下麇集于山頂的人群中
他們來自低地和更遠的濱海小鎮
風塵仆仆的馬鬃上綴滿露珠似的童謠
一小時的山谷
哦松樹
哦覆水難收之夜
同樣不可缺少的,是河水的咳嗽和
完全來自夢中的一次墜落
披著夜的大氅,我也在聆聽
我的聽一半在空中,一半在水下
我不知道我從何而至,又緣何而來
身上的爵士樂像魚鱗還沒有掉落干凈
僵局就此展開——
蟲蛾、女像柱、迷迭香,還有教堂里的
壁畫……它們蜂擁而至
代表一個新的階層
圣壇里有人升天
而站臺上,有一盞燈正
緩緩熄滅
“給我一個面具,我就向你說真話。”①
星星在布道
整個塵世都是它的道場。
① 王爾德語
▍雨沒有下下來
那沒有下下來的雨像一只
煮熟的鴨子,飛了。
從泥塘里爬出的鵝
拍著臟污的翅膀
回到村莊
沒有誰在乎結果。
扯起來的塑料雨棚,重新被揭開
露出幾個走動的腦袋
打開的溝渠再次合攏
——啊火熱的溝渠
我們體內滾出的石頭
曾在里面奔騰、喧嘩,像一場洪災……
沒下下來的一場雨
起身從我們的頭頂離去
隔著轟隆隆的星空,銀幕被扯落
故事癱為一堆
但沒有誰在乎結局
也許,沒有結局就是最好的結局。
第二天,你準會看見
被夜色洗白的鵝
搖搖晃晃走向泥塘
▍拒絕還鄉
我泥濘,我落拓,但絕不還鄉
梯子在搬運途中變成了某種信仰
大雪袖手旁觀
高空中有采石場
掉隊使我成為一個他者,一個醒目的異類
我落拓,我貧窮,但絕不還鄉
春天,總像一個隱蔽的問題
必須拿到桌面上來談——
花朵曾是某人的疾病,但現在是
我的護身符
我背著另一個我——也就是那個他者
在雨霧里穿行
月亮看上去像一個舊街坊
我貧窮,我流浪,但絕不還鄉
整個江漢平原倒伏在濃稠的暮色中
我回頭一望
已成千年過客
“此在”具有迷惑性,像是“他者”的反光
梯子搬到墻下
墻已倒塌
我流浪,我多病,但絕不還鄉
有人把電話打到月亮上
有人建造假山像說謊
沒有憑吊,沒有懷念,無劇可排演
空中開始落雪
大地蒼茫
▍丟失
住在哪兒都容易丟失
投奔誰都容易丟失
扮演任何一個角色都容易丟失
西爾維亞·普拉斯說,丟失是一門藝術
不!丟失既無須研究,也毋需技巧
丟失的技術含量幾乎為零
普遍的丟失,一如新枝掉老皮
細沙落水底
沒錯,丟失之物都是被動的。一件贅物、
一個破缶,一架朽壞的梯子
構成了各自被丟失的條件和理由
當人們說起紀念,紀念誰?
當人們惆悵,為誰惆悵?
丟失甚至不需要理由。你的祖屋是如何
丟失的?那浮在水面上的漩渦呢?
還有,被大雪覆蓋的死亡
為什么和雪一起融化了?
關在籠子里的鳥鳴,因何被寂靜調包?
隨時隨地的丟失,麻木了警覺
平原和高山,不過是空間的差價
你走在大路上,腳印丟失了
回到房子里,天空丟失了
翻尋衣櫥,身體丟失了
你在丟失,同時也在被丟失
丟失的東西隨處都是,但從不能被找回
心藏在心里,隨時有丟失之虞
唯有大象,在死亡君臨前
悄悄把自己,主動丟失在偏僻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