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火焰 ——二〇二五年九三閱兵戰旗方隊紀事
戰旗映旭日,鐵流震乾坤。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閱兵儀式萬眾矚目。
特別是那一面面火紅的戰旗,在廣場上獵獵飄揚,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旗幟,是一種標志,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在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詩。在人民軍隊的榮譽冊里,一大批英雄個人被授予光榮稱號,一大批英模單位被授予英模戰旗。
旗幟,是一種引領,也是一種榮耀。80面功勛榮譽旗幟,組成氣勢恢宏的戰旗方隊,引領著7個作戰群的22個裝備方隊排山倒海、動地而來,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
十四載浴血抗戰榮光不朽,八十年砥礪奮進步履鏗鏘。那一面面火紅的戰旗,如云霞、似火焰,在人們關注的目光中升騰!
一
深情回望,征途如虹。
那一刻,仰望著那一面面像火一樣燃燒的戰旗,更加感受到那炙熱的精神光芒。時光仿佛倒流,一團團燃燒的火焰,照耀著人民軍隊忠于黨的熱血忠誠,黨領導人民軍隊眾志成城、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犧牲與榮光。
戰旗如火,燃燒忠誠。
“全面模范連”的戰旗下,三件“傳家寶”的故事永遠流傳。
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某連,在抗戰歲月中,成為八路軍隊伍中全面過硬的模范。他們的第一件“傳家寶”,是一頂紅軍帽。這頂紅軍帽,生動記錄著連隊官兵始終聽黨話、堅決跟黨走的決心意志。1937年8月,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戰士們頭頂的紅帽徽,要換成國民黨軍隊的藍白帽徽。有不少官兵想不通,連隊指導員王喜對大家說,咱們是黨的部隊,黨叫干啥就干啥。戰士們含淚拿起了槍,戴上了軍帽。帽徽是藍白的,但心永遠是紅的!
第二件“傳家寶”,是一把刺刀。這是連隊官兵聽黨指揮、奮勇殺敵的精神寫照。1939年2月10日,農歷臘月二十二凌晨,日寇向河北深縣北杜莊村發起“掃蕩”,連隊奉命掩護鄉親們轉移。面對數倍于我的敵人連續發起的4次進攻,官兵們個個無懼犧牲。子彈打光了,有刺刀的上刺刀,沒刺刀的就抄起鋤頭和鐮刀。三班長吳大川犧牲時,依然保持著向前突刺的姿態。鄉親們成功轉移了,85名戰士的生命永遠留在了北杜莊村。此后,每逢臘月二十二,全村不宴客、不嫁娶、不興土木,村民們自發到烈士墳前祭奠英魂。這種習俗,延續至今,從未間斷。
第三件“傳家寶”,是一張犁。這是連隊響應黨的號召,參加大生產運動的歲月見證。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對邊區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困難關頭,連隊奉命回延安參加大生產運動。官兵們說,黨叫干啥就干啥。前線打仗嗷嗷叫,后方生產頂呱呱!官兵們用犁、鋤頭,硬是在不足60天里開荒4000多畝,比規定的任務超額了1倍還多。
如今,這支光榮的連隊,已成為某集團軍某旅裝步3連。連隊始終傳承弘揚“打仗過得硬、全面當模范”的精神,把新時代的勝戰榮譽寫進連隊的光榮史冊。不久前,連隊因執行任務出色,榮立集體二等功。
黨旗所指,軍旗所向。在火紅戰旗下,這種紅色基因深深刻進全體官兵的血脈。
“同志們好!”
“主席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閱兵儀式上,山呼海嘯般的回應,凝聚起氣貫長虹的磅礴力量。這是人民軍隊聽黨指揮的莊嚴宣示,飽含著全軍官兵對統帥的信賴擁戴,彰顯著全軍將士矢志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那炯炯有神的目光,那年輕剛毅的臉龐,是將士們飽滿革命熱情、昂揚斗志的生動寫照。
“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這堅定有力的聲音,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久久回蕩。
二
一面戰旗就是一段光榮的記憶,一面戰旗就是一部勝利的史詩。
看吧,火焰在升騰!
戰旗如火,高擎起勝戰的火炬。
“白刃格斗英雄連”的戰旗熠熠生輝,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屬的色澤。
如今,“白刃格斗英雄連”有一個特殊儀式。每名新入連的同志,都會被授予一把亮閃閃的刺刀。這一特殊的儀式,記錄著連隊85年前在百團大戰大落坡反偷襲戰中的鐵血榮光。
連隊的前身是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縱隊25團8連。1940年8月20日,連隊所屬的25團對山西壽陽縣馬首車站發起攻擊。深夜,日軍不甘心車站失守,派出50余人的特別小隊,企圖于黎明時分對我團部發起偷襲。發現敵人時,敵人已在眼前。此時,指導員高喊:同志們,殺敵立功的時候到了!說罷,端起刺刀第一個沖入敵陣。戰士們也個個爭先,與敵人展開激烈搏斗。
日軍特別小隊戰斗經驗豐富,裝上刺刀的步槍比八路軍的步槍足足長了十幾厘米。戰士們無懼犧牲,誓與敵人血戰到底。年僅16歲的小戰士馬寶山,腹部被敵刺中,鮮血噴涌,可他手里的刺刀卻怎么也夠不到敵人。生命最后一刻,他大吼一聲“殺”,猛然向前,任憑身體被刺刀穿透,也要將自己的刺刀刺進敵人的心臟。經過一番生死搏殺,連隊以犧牲、負傷30余人的代價,殲滅日寇40余人,打破了“日軍拼刺刀不敗”的神話,被八路軍總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連”榮譽稱號。
一朝入“白刃”,終身不卷刃。進入新時代,連隊由傳統步兵改制成為特戰尖兵,在強軍征程上繼續沖鋒。2018年,轉型僅一年的連隊,受領了全旅傘降實跳的首跳任務。臨近開艙跳傘的點位時,從艙尾處傳來連長簡短有力的動員:同志們,我們是“白刃格斗英雄連”的兵,執行的是首跳任務,我們要做刀尖子上的刀尖子!說罷,一躍而下。全連官兵緊隨其后,成為全旅首支整建制實跳的連隊。2021年,連隊戰士田巴特經過層層選拔,代表中國赴俄羅斯參加國際偵察尖兵比武。急行軍課目行進至最后3公里,前方道路狹窄,超越前面的隊伍只能另辟蹊徑。田巴特大聲對隊友們說:沒有路,我們就殺出一條路來!說完,掏出刺刀就扎進路旁的荊棘叢里。他硬是用手中的刺刀,開出了一條通往冠軍獎臺的勝利路。中國軍人再次用血性的刀鋒向世界證明,任何時候都能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被敵人壓倒!
血染的刺刀越磨越亮,英雄的傳人愈戰愈勇。
看吧!陸上作戰群的地面突擊方隊,如鋼鐵洪流,攜雷霆萬鈞之勢滾滾向前。兩棲突擊方隊如陸上猛虎、海上蛟龍,氣勢磅礴地通過天安門廣場。空降突擊方隊駕馭新型履帶空降戰車驚艷亮相,如神兵天降,所向披靡。遠程火炮方隊在廣場上卷起一股“鋼鐵風暴”,展示敢打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天安門廣場上的鋼鐵洪流向世人昭示著,新時代的人民軍隊,鋼多了,氣更多,骨頭也更硬!這支能打勝仗的人民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三
戰旗如火,在燃燒,在升騰!
在《鋼鐵洪流進行曲》的雄壯樂曲聲中,“楊靖宇支隊”“劉老莊連”的戰旗浩蕩而來。
這是英雄的戰旗。陽光下,這些迎風飄揚的火紅戰旗,仿佛散發出松柏的香氣,經久不散。
英雄列陣,戰旗如畫。
楊靖宇將軍,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的主要創建人。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根據組織安排,楊靖宇在東北大地率先舉起抗日救亡大旗,將數十萬關東軍牢牢牽制在白山黑水間。1939年下半年,日偽軍加大對東北抗聯軍事“討伐”、經濟封鎖、政治誘降的力度,楊靖宇和他的戰友們陷入異常困難的境地。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他們無房可住、無衣可穿、無糧可吃,餓到啃樹皮、嚼棉絮,依然堅持戰斗。
比嚴寒和饑餓更令人心寒的,是背叛。楊靖宇最信任的師長程斌叛變了,身邊的警衛排長張秀峰叛變了。斷糧五天五夜的楊靖宇,遇上了上山打柴的村民,請求他幫忙買點干糧。看著眼前這個衣衫襤褸、饑寒交迫卻目光如炬的人,這個叫趙廷喜的農民,竟然勸楊靖宇投降。楊靖宇將軍只回了一句:“老鄉,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幾天后,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將軍犧牲后,日軍解剖了他的遺體,想知道在如此絕境中他靠什么生存。令敵人震驚的是,他的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只找到了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帶著血絲的棉絮。
寧死不屈彰顯民族氣節,以身許國奏響生命絕唱!
為紀念楊靖宇將軍,1946年2月,東北民主聯軍將通化支隊改編為“楊靖宇支隊”。
入列英雄部隊,弘揚靖宇精神。楊靖宇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和永遠挺直的脊梁,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激勵著一代代傳人前赴后繼、勇往直前。
如今,這支光榮的部隊已成為陸軍某合成旅的前身。2019年7月,旅隊的排長陳歡參加陸軍狙擊手選拔賽。作為戰區陸軍唯一一位參賽的女隊員,她在10公里武裝越野考核中,拖著病體與男隊員同場對抗。艱難沖過終點的那一刻,她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經過短暫治療,她提前歸隊備戰決賽。最終,榮膺陸軍“狙擊槍王”稱號。正是這種不怕苦、不服輸的英雄氣,支撐她屢克強手,3次榮立二等功,在戰位上書寫了爭當英雄、青春無悔的奮斗篇章。
“楊靖宇支隊”這面戰旗的背后,是英雄的魂魄,是中國人寧死不屈、與敵人血戰到底的那口氣!
觀禮臺上,熱浪滾滾。“海空衛士”王偉的遺孀阮國琴,手捧著王偉照片觀看閱兵儀式。
王偉生前曾手繪了一幅油畫,名字叫《夙愿》,畫面上,一名飛行員正駕駛著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場景,也是最大的夙愿。如今,王偉的夢想早已成為現實。
阮國琴說:今天,他會跟著我一塊兒仰望天空。
這面旗幟出現在今天的天安門廣場,是因為當年有人舉著它,直到最后一刻都沒有放下!
四
戰旗火紅,在通過天安門城樓的那一刻,仿佛升騰起熾熱的火焰。
這是天地英雄氣的磅礴交響,這是崇尚英雄的澎湃心潮。
“啪嗒、啪嗒……”此時此刻,這是什么樣的聲音穿透歷史的塵煙?
這是黃豆落入粗瓷碗的聲音。
82年前,在“劉老莊連”這面布滿彈孔的戰旗下,有這樣一種特殊的計數方式:一顆黃豆,就是一條消逝的鮮活生命,就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英雄。
1943年3月,日軍對我抗日根據地進行“清剿”合圍,1600余名日偽軍攜帶著重武器,向江蘇淮陰的劉老莊撲來。新四軍第3師19團4連奉命掩護村民轉移。連長果斷下令:鄉親們還沒有撤完,快!把陣地向前推,推到村外去!就算是死也要釘在那里!
全連官兵沒有絲毫猶豫,跳進溝里,打響阻擊戰。
戰斗從清晨打到天黑。每一陣炮聲,都讓早已安全撤離的鄉親們心揪得生疼。他們不敢去想,這82個孩子怎么抵擋那么多的鬼子啊?硝煙散盡,滿目瘡痍的戰場上,村民們目睹了4連官兵全部壯烈犧牲的慘烈場景。
鄉親們扛來門板,抱來被子,流著淚收殮烈士們的遺骸。一顆、兩顆、三顆……鄉親們每收殮一具遺體,就往碗里放一顆黃豆。一邊放黃豆,一邊流眼淚。他們心痛啊——82條鮮活的生命,如今就變成這樣小小的一捧。
戰斗結束第三天,新四軍決定重建連隊。消息一出,四嶺八鄉的百姓們一下子就把征集點擠滿了。
父送子,妻送郎,姐姐送弟上戰場。“莫欺我中華無肝膽,母親膝下百萬兵!”從此,新四軍多了一個英雄的稱號,人民軍隊多了一面英雄的戰旗。
每年3月18日,“劉老莊連”的戰士們,都會來到莊嚴肅穆的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和當地群眾一起祭奠英烈。每到此時,總會有悠揚的口琴聲如泣如訴地響起——戰士們用這樣的方式與長眠于此的年輕英雄們對話。琴聲穿越時空,82顆黃豆已然化作82顆種子,將“劉老莊連”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英雄精神,深深植入一代代官兵的血脈里,生根、發芽、成長、壯大……
2023年7月,京津冀地區遭遇罕見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劉老莊連”所在的“鐵軍旅”聞令出發。可當時,連隊主力在萬里之外執行維和任務,留守的只有26人,一大半還是剛入伍的新兵。面對滔滔洪水,26名年輕戰士挺身而出,齊刷刷寫下請戰書,按下鮮紅手印:當年82位勇士為保護群眾全部犧牲,今天上堤壩、堵管涌、固堤防,我們一個也不能少!
觀禮臺上,陳祥榕烈士的母親捧著兒子的照片說:我和祥榕一起來參加紀念勝利日的大閱兵。從“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到“陳母問勇”,陳祥榕母子二人,成為人們爭相傳頌的楷模,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明星”。
“抗戰的英烈們,你們看到了嗎?今天的中國,沒有忘記你們!”這場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是用70分鐘告訴80年: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也用生命銘記著!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么這塊土地上英雄輩出,因為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們!
五
戰車,向前,向前!
戰旗,如畫,勝火!
這是希望的火焰在升騰,向著藍天,向著未來……
“戰斗模范連”戰旗通過天安門前的那一刻,歷史的榮光,照亮了88年前那場夜襲陽明堡的經典戰斗。
1937年10月,日軍在山西陽明堡修建機場。24架飛機從機場起飛,輪番轟炸忻口和太原方向陣地,當地軍民傷亡慘重,部隊指揮作戰受到嚴重影響,后勤補給線也面臨著巨大威脅。為了掃除威脅,配合正面戰場,八路軍第129師769團經過周密部署,決定以擅長夜戰的3營夜襲機場,炸毀敵機。
19日夜,參戰人員悄無聲息地逼近陽明堡機場。戰斗打響了。戰士們用刺刀刺,用鐵錘砸,用手榴彈炸,用燃燒彈燒,一口氣摧毀了多架敵機。有的戰士甚至抱著炸藥包爬上飛機,點燃導火索。整個機場頓時變成一片火海。日軍進行了瘋狂反撲,與10連官兵在飛機周圍白刃肉搏。連長楊萬興率領戰士以命相搏、拖住敵人,7次擊退了日軍的沖擊。經過近一小時激戰,我軍殲滅了日軍100多人,成功炸毀敵人24架飛機,開創了“步兵打飛機”的先例,極大削弱了日軍空中優勢,支援配合了忻口防御作戰。此戰,也成為我軍繼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后,直面日軍的又一場勝利。戰后,10連被八路軍第129師授予“戰斗模范連”榮譽稱號,連長楊萬興獲得“戰斗英雄”稱號。
如今,這支英雄的連隊已成為陸軍某合成旅的“紅四連”。88年來,連隊在“戰斗模范連”這面光榮戰旗的指引下,發揚“攻必克、戰必勝,不畏難、不畏險”的夜襲精神南征北戰,決戰孟良崮,血戰長津湖,鏖戰西方山,歷經百余次戰役戰斗屢創佳績,7次被授予榮譽稱號,45次集體立功。2015年8月,習近平主席簽署命令,授予連隊“強軍精武紅四連”榮譽稱號。
授稱10年來,全連官兵弘揚“戰斗模范連”光榮傳統,在由傳統步兵向重型合成部隊轉型路上奮力攻堅。這支光榮的連隊,是創造奇跡的連隊,是勇于創新的連隊,是面向未來的連隊,成功實現傳統步兵向裝甲精兵的跨越。
戰車奔馳,鐵流滾滾。
戰旗如畫,照耀征程。
織成這一面面戰旗的每一根纖維,都閃耀著信仰與忠誠,交織著熱血和希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今年“八一”前夕,中央軍委發布了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的軍旗旗面式樣。
在今天的閱兵儀式上,這4面兵種軍旗首次在人們的視線中迎風飄揚!看吧!軍事航天部隊的“深空藍”,象征進軍浩瀚太空追星攬月。網絡空間部隊的“賽博灰”,象征制勝無形疆場,于方寸間筑起鋼鐵長城,用信息洪流織就恢宏天網。信息支援部隊的“量子紫”,象征搶占信息高地,構建起全天候、全地域、全要素的信息保障體系。聯勤保障部隊的“松枝綠”,象征厚植保障根柢,確保隨時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
一面面火紅的戰旗下,人們看到希望之火在升騰!
看吧!新型坦克、支援戰車等新一代傳統陸戰兵器輪番現身,無人、水下、網電等領域新型作戰裝備精彩亮相,高超聲速導彈、戰略核導彈等國之重器閃亮登場……人民軍隊的武器裝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今天我們展示力量,是為了世界和平。
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一直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戰旗在前進,火焰在升騰!
7架表演機劃出14道彩煙,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8萬只氣球騰空而起……閱兵儀式結束了,但它帶給人們的震撼才剛剛開始。
戰旗獵獵,忠魂不滅;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此時此刻,天安門廣場上,旗幟就是火焰,像14億多中華兒女的豪情一樣熊熊燃燒,匯聚起磅礴的力量。
向前!向前!向前!旗幟不會褪色,精神永遠傳承。以信仰之火照亮前行之路,讓抗戰勝利的號角永遠吹響。
一支具有優良傳統、純潔光榮的英雄部隊,一定可以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
一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一定能夠護衛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