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青春詩會(中國—拉美國家專場)”即將啟幕
9月14日至2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和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2025國際青春詩會(中國—拉美國家專場)”將在陜西西安、商洛和北京舉行。來自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古巴、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烏拉圭、多米尼加等拉美15個國家的40位青年詩人將與37位中國詩人齊聚一堂,共話詩歌與友誼。這是記者在9月8日舉行的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的。
作為中國作協《詩刊》雜志的品牌活動,“青春詩會”自1980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41屆,對推動當代中國詩歌繁榮發展、發掘和培養優秀青年詩人、推廣優秀詩歌作品、涵育詩歌生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文明相依、文化融匯的今天,中國作協創新形式舉辦“國際青春詩會”,熱情邀請外國詩人與中國詩人共襄盛舉,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以詩歌交流推動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去年成功舉辦的“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受到國內外媒體和網絡平臺廣泛報道,反響熱烈。即將啟幕的“2025國際青春詩會”聚焦中國與拉美青年詩人的對話與交流,將以詩歌為橋進一步推動中拉情感共鳴與青春交融。此次詩會已被列入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行動計劃清單。
中國和拉美都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以其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聞名于世,拉美的瑪雅文明、安第斯文明等同樣為人類留下寶貴精神遺產。近年來,中拉合作共贏持續走深走實,包括文化在內的各領域交流亮點紛呈。同時,拉美地區作為世界文學重鎮,詩歌傳統深厚。長期以來,中拉作家之間保持著良好互動。隨著中國作家作品越來越多地走進拉美,中拉文學交流有了更加充實的內容,為進一步開展中拉文學對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5國際青春詩會”確定為中國—拉美國家專場,主題為“文明的回響”。此次詩會不僅是一次詩歌藝術的交流,更是一次中拉文明的深層對話,將在新時代重新激發相距遙遠的不同文明之間的回響與共振,為推動中外文學交流、深化文明互鑒作出積極貢獻。
陜西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樞紐。此次詩會的前半段將在陜西舉行,中拉詩人們將踏上一場穿越千年的詩意之旅。詩會開幕式將通過多機位全程直播,向全球同步推送,經典詩樂舞《春江花月夜》《琵琶行》等將與拉美詩人的原創作品同臺輝映。活動期間,詩人們將走進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肅穆軍陣中感受大秦的雄渾氣魄;參訪“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沉浸式體驗唐風市井;探訪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觸摸周秦漢唐的文明厚度;分赴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開展詩歌朗誦、學術對話與文化互動;漫步大唐芙蓉園唐詩峽,在紫云樓欣賞《東倉鼓樂》。
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嶺詩會”是此次詩會的又一核心板塊。中拉詩人們將前往商洛柞水,在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為“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然氧吧”的牛背梁,舉辦詩歌朗誦會、“秦嶺——中國最美的地方”傳統文化體驗、詩歌學術對話會等相關活動,圍繞詩歌創作與文化交流互鑒進行思想碰撞。詩人們將以自己的筆觸與對話,探索不同文明在詩意表達中的共通脈搏,讓秦嶺與安第斯山兩大山脈以詩為信使,架起一座文明對話的彩虹,促進中拉青年文學交流。其間還將通過實景演出、紀錄片跟拍等方式,立體呈現融詩、景、人于一體的文化體驗。
此次詩會的后半段將在北京舉行。中拉詩人們將通過詩歌交流與參訪活動,感受北京作為千年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蘊,以及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所擁有的開放包容的人文氣質。其間,詩人們將齊聚中國現代文學館,在詩歌座談會上暢談創作與體會收獲,捐贈著作或手稿;登上懷柔慕田峪長城,通過詩歌進行一場跨越時空、國界、語言的交流,讓青春的詩歌精神在古老的長城上交匯交融;在北海公園感受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在“北海詩會”上開展詩歌即興創作與互動,以詩會友;在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參訪建院百年的故宮博物院,用詩歌喚醒這里的紅墻黃瓦、飛檐斗拱和一草一木,通過了解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更全面地理解現代中國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內核。
通氣會上還發布了“2025國際青春詩會(中國—拉美國家專場)”的主視覺圖和主題曲《青春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