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態文學創作分享會暨《長白文韻》新書發布活動舉辦
9月8日,“長白文韻?生態之聲”——吉林省生態文學創作分享會暨《長白文韻——吉林生態文學作品選》新書發布活動在春京西空?美術館舉行。此次活動由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吉林省作家協會主辦,吉林省環境保護宣傳中心承辦。
“生態是吉林最寶貴的資源,綠色是吉林最靚麗底色。經過多年的系統治理和精心保護,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形成了鮮明的生態特色,擁有‘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長白山、查干湖’兩塊‘金字招牌’和‘東有虎豹、西有白鶴’兩個‘生態地標’,積淀了綠色發展的厚重底色,也為生態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無限的靈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蔡寶峰表示,《長白文韻——吉林生態文學作品選》既有對長白山生態保護的深情書寫,也有對查干湖漁獵文化的傳承記錄,更有對黑土地現代農業、河湖濕地守護的生動刻畫。“希望通過書中的故事,讓更多人聽見吉林的生態之聲、看見吉林的生態之美。”
據悉,《長白文韻——吉林生態文學作品選》共包含51篇作品,內容圍繞吉林的生態故事展開,包含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多種文學樣式。
“《長白文韻》這本書是從全省200多篇作家的投稿中精選而出,為打造這部作品,編撰團隊歷時許久,邀請多位本土作家深入吉林各地采風。”吉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省文學院院長、《長白文韻》主編王懷宇介紹說,作家們始終堅持“以文學講好生態故事”的理念,走進長白山深處、查干湖畔、東遼河邊,用腳步丈量生態之美,用文字記錄生態變遷,“作家有責任為生態環境出一份力,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好地推動吉林省的生態文明建設,繁榮生態文學創作,書寫美麗吉林的生態環境。”
在作家創作分享環節,楊逸、杜波等五位作者分別講述創作心得,現場與觀眾圍繞作品內容深入交流。
在活動中,吉林省生態環境廳與省作家協會代表一同向省圖書館、新華書店、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贈書,希望讓這部作品走進更多場所,惠及更多讀者。
圖/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