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柏:寫得明白,才能讀得明白
桉柏,“00后”網(wǎng)絡(luò)作家,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主攻科幻無限流類型,注重文字畫面感和人物對白的流暢性,希望讀者在閱讀時獲得看電影和動漫般身臨其境的體驗,偏愛正劇和長敘事,受到各類經(jīng)典科幻作品的影響。代表作有《穿進賽博游戲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天命在我》等,目前已售出漫畫、電影、電視劇、動畫、有聲書等版權(quán)。
寫作的沖動始于充沛的表達欲,發(fā)表作品則是進行“分享”。如果有讀者恰巧閱讀了作者所寫的故事,并且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那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知己”?我的故事以文字為載體,盡力用鍵盤將字符組合在一起,把它們變成或冷酷鋒銳或溫暖柔軟的東西。
但在最開始,我的表達欲并不是始于看小說,而是源于看漫畫。畫面所能展現(xiàn)的東西比文字更加直觀,降低了“幻想力”的門檻,所以我最開始的夢想應(yīng)該是成為一名漫畫家。不過很可惜,我并沒有成為漫畫家的才能,于是文字成了更好的選擇。不管故事的載體是漫畫還是小說,它都可以足夠精彩,前提是創(chuàng)作者對它保持不變的熱愛。
愛上故事的前提是愛上“人物”。寫出具有“活人感”的角色一向是我的目標,甚至可以說是終極目標。
當筆下的角色有了靈魂,那么他不管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都是劇情發(fā)展的必要一環(huán),不僅生動,而且順理成章。很多時候,尤其當我把筆下人物當成活人來寫的時候,我會感覺到是人物在推動著故事發(fā)展,而不是作者按部就班地按照大綱在寫。
這種輕微的“失控”被我看作是寫作過程中的小驚喜,每逢這種情況,我就會問自己:是否是這個人物該做出的選擇?是否符合故事邏輯的發(fā)展?是否是最好的發(fā)展路徑?
我內(nèi)心的答案全部都是“是”的時候,我就會讓角色來“操控”劇情。
在《賽博游戲》寫到中期的時候,類似的感覺經(jīng)常出現(xiàn)。我把持著脈絡(luò)的發(fā)展方向,但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相處卻是自然流露,不需過多的思考,仿佛在另一個遙遠的世界里真的存在像他們那樣的人。
故布疑陣與“寫得明白”。我本身偏好的故事類型通常含有推理、解密元素,所以如何埋下伏筆,通過一句不經(jīng)意的暗示來提供線索,就成了我重點思考的內(nèi)容。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作了不少嘗試,通過讀者的反饋來驗證自己的想法。然而就像我年少時認為的那樣,漫畫相比于文字,優(yōu)點是足夠直觀,降低了幻想的門檻。那么在敘事的過程中,如何在保持故事神秘感的同時讓讀者更容易讀明白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在我的新作品《天命在我》中進行了試驗,并且仍然在不斷嘗試完善中。我收到了很多評論,有鼓勵也有批評,只要言之有物,每一種我都會認真去看,認真思索。然而迄今為止,我收到過最讓我感到驚喜的評論其實是:“作者的這本書讓人讀得非常明白。”
這其實是我成為網(wǎng)文作者后一直在追求的目標,腦內(nèi)世界再怎么精彩,也要把它轉(zhuǎn)化成文字,完整描述出來才行。我希望能完整表達我的想法,不管是爾虞我詐的權(quán)謀還是色彩綺麗的場景,都希望讀者能夠看得明白,讀得明白。
最后,我所追求的東西仍然是“樂趣”。清晰的敘事加上有趣的故事,這就是我想要達到的“終極”,樸實無華,但也需要用盡全力。
我把書寫作品當作尋找共鳴的途徑。世上有千千萬種人,也有千千萬種作品,如果你愿意看我的作品,那么歡迎走進我的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