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意國際詩歌節在羅馬盛大開幕
9月2日下午,首屆中意國際詩歌節暨國際青年文學共讀活動在意大利國家博物館書店正式開幕。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意大利國際地中海和東方研究協會支持,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中國)與德陸法出版社(意大利)共同主辦,旨在搭建高水平的詩歌交流平臺,深化中意文化藝術的互鑒與交流,推動兩國文學以及出版領域的友好合作。
首屆中意詩歌節開幕式現場
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近百位詩人、作家、音樂人、大學教授和學生、漢學家、出版人,以及中國作家協會代表團、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代表、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代表團等參加開幕式。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吳義勤、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凌霄、鳳凰出版傳媒副總經理胡曉東、羅馬博物館文化集團總裁馬可·德洛古、意大利新聯協會會長瑪麗亞·薩爾瓦蒂等到會致辭。意大利羅馬日報、那不勒斯日報、羅馬波普雜志、西西里島在線、106.6搖滾電臺,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歐洲時報、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現代快報等國內外多家媒體對本次活動進行專題報道和采訪。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吳義勤致辭
中國作協副主席吳義勤在致詞中表示,“此次詩歌節的舉辦,無疑為兩國文學界搭建了一個極具意義的交流平臺。通過詩歌朗誦、青年共讀、藝術展覽等活動,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對方的文化,增進彼此的了解。我相信,當詩句在羅馬的空氣中流轉,當心靈在真摯的交流中靠近,我們的友誼,也將在詩意的紐帶中愈發深厚。”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凌霄致辭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文化參贊張凌霄說:“這是一場以詩為媒,以心相交的盛會。中意文學交流源遠流長、碩果累累。盡管我們的文化傳統、歷史境遇和詩歌形式各有千秋,但對人類普遍情感的深刻洞察、對自然萬物的深沉熱愛、對生命意義的不懈探索,構成了中意詩歌共有的精神基石。”
意大利博物館文化集團總裁馬可·德洛古致辭
意大利博物館文化集團總裁馬可·德洛古說:“國家博物館近期舉辦了數場文化交流活動,而今天的首屆中意國際詩歌節尤為意義重大,是一次創舉,一份珍貴的禮物。”
張凌霄參贊、胡曉東副總經理、瓦倫蒂娜·基亞雷莉和張在健社長為新詩集揭幕
詩歌節開幕式上,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張凌霄參贊、鳳凰出版傳媒胡曉東副總經理、德陸法出版社創始人瓦倫蒂娜·基亞雷莉、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張在健社長為兩本新詩集出版揭幕,并宣布全球首發。
張在健社長在發言中介紹,此次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當代意大利詩歌集》精選了當代意大利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位詩人作品,其中大多數詩人的作品是首次翻譯成中文;而由意大利德陸法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中國詩歌集》則集中了三十八位當代中國代表詩人的作品。這一出版成果的誕生,以及本次詩歌節的組織和舉辦,過程歷時三年,堪稱中意文化交流一次令人難忘的實踐,凝聚著雙方的真誠、熱愛與付出。
詩歌節開幕式上還舉辦了第五季“國際青年文學共讀”活動。來自羅馬第一大學、第三大學、國立高中的教師和學生,以及中國留學生代表參加共讀,現場朗誦中國詩人海子與意大利詩人阿米莉亞·羅塞蒂的詩歌,并發表閱讀感想。“國際青年文學共讀”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的國際傳播品牌,選取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當代文學作品,在外文版翻譯出版的同時,在世界范圍內舉辦沙龍。通過尋找世界文學中的“青年”聲音,激活不同文化之間的深層交流與互通。自2023年創辦以來,已在世界各地成功舉辦中哈、中泰、中法、中柬四季共讀活動。
詩歌節開幕式由中國詩人樹才和意大利詩人德陸法主持,30多位中意兩國詩人和作家現場朗誦當代中國和意大利詩歌,并進行創作交流。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向國家博物館書店贈送中國當代詩人詩集圖書,中方詩人代表向意大利詩人贈送了由中國詩人、書法家演繹的意大利詩歌書法作品。中國詩人胡弦和意大利詩人德陸法現場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采訪,交流中意當代詩歌創作和國際傳播的路徑與前景。中國詩人樹才在意大利106.6搖滾電臺做直播采訪,與意大利聽眾分享中國詩歌與音樂藝術。
首屆中意國際詩歌節為期三天,除了已經舉辦的中意詩集互譯圖書首發、中意青年文學共讀活動之外,期間還將舉行兩場中意詩歌朗誦會、中國詩人藝術家林江泉和曾東平兩位創作的“詩的建筑:中國與意大利當代詩歌互譯藝術展”作品展、中意詩歌出版研討交流、中意詩人采風創作交流等系列活動。
參加首場詩歌朗誦會的部分中意嘉賓、詩人等代表在博物館門前合影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作為“全球出版50強”文化機構,一直以來,重視與海外出版機構的橫向合作,著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走出去”格局,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值此中意兩國建交55周年之際,首屆中意國際詩歌節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中意兩國的詩人和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也為兩國的文化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現場嘉賓和觀眾紛紛表示,期待中意國際詩歌節持續舉辦,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亮麗名片,為兩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