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抗戰路·筆鑄民族魂” 晉蘇兩省作協開展主題創作實踐活動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深入挖掘抗戰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推動抗戰體裁文學創作,山西省作家協會聯合江蘇省作家協會組織兩省知名作家于8月10日至15日,開展“重走抗戰路·筆鑄民族魂”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創作實踐活動。
推動文學資源共享,共謀作協發展新篇
8月10日下午,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副主席鄭焱帶領江蘇40余位作家抵達太原,參觀了趙樹理舊居和山西文學博物館,并在博物館召開了“推動文學資源共享,共謀作協發展新篇”山西省作協和江蘇省作協座談會”。山西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邢利民,主席李駿虎和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山西文學》《黃河》刊物主編、部分作家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雙方圍繞作協換屆工作、重大題材創作與激勵機制、作協職能深化與文學服務創新、青年作家培養與網絡文學發展、文學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文學的破圈發展等內容相互交流了工作經驗,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對下一步如何深化兩省作協文學交流合作,推動文學資源共享提出了工作設想并做出了安排部署。
參訪紅色展館遺址,深悟太行革命精神
隨后兩省作家代表團深入陽泉、左權、黎城、武鄉等革命老區,參觀了百團大戰紀念館、桐峪博物館、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黃崖洞兵工廠遺址、魯藝下北漳舊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磚壁八路軍總部舊址等紅色教育基地,通過實地參觀、聆聽講解,重溫了中國共產黨革命先烈艱苦卓絕斗爭的光輝歷史,從英雄事跡里感受中華民族舍生忘死的民族魂。兩省作家表示,新時代文學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充分挖掘紅色故事,傳承偉大抗戰精神,未來將創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溫度的抗戰題材文學作品,以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資源為晉蘇兩省發展提供精神力量。
開展文學志愿服務,紅色精神接力相傳
8月14日上午,兩省作家代表團來到紅色武鄉,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與武鄉縣委宣傳部聯合開展了“烽火記憶·書香傳承——講好山西抗戰故事”活動。
活動中,山西省作協向蔣殊公益書屋授“文學志愿?讀書驛站”牌和“小作家成長營”牌,江蘇省作協向武鄉縣捐贈簽名版圖書,山西省作協代表中國作協社聯部對武鄉“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紅色文化志愿服務進校園”進行扶持。“新時代作家大講堂”文學公益講座走進基層,作家蔣殊以新書《少年之約:跨越時空的紅色承諾》,與武鄉30名少年分享80年前的紅色少年故事,激勵孩子們傳承紅色精神,肩負起少年責任與使命。
用好豐厚紅色資源,講好山西抗戰故事
山西是一片被鮮血與信仰浸染的紅色沃土。山西的紅色資源豐富而厚重,在這次采風中,作家們一路感受著“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的悲壯與崇高,感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民抗戰的偉力與信仰。兩省作協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共同挖掘抗戰歷史中的民族精神,讓紅色基因為新時代的發展注入新的精神動力。
同時,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山西省作協安排部署了“用好紅色資源,講好抗戰故事”十項重點工作,接下來還將推出《抗戰文學紀實文叢》、編制山西抗戰文學地圖、《續范亭將軍》電影播映、抗戰主題文學創作及講座、抗戰題材微短劇拍攝等多項活動,深入挖掘、整理、創作、講述、宣傳山西在抗日戰爭中涌現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持續以文學的方式和力量講好抗戰故事,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