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25年第9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眼下科幻小說很火。很多大學生、年輕人讀科幻,寫科幻,形成一股潮流。參加大學生文學賽評審,發現科幻小說占了整個小說來稿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令人驚訝。難道現實書寫已無法承受和寄托他們的人生思考?抑或僅僅是一次跟風潮流的文學狂歡?
不過我們發現,科幻“火”了之后,似乎很快又走上了“俗”的路子。多數科幻小說要么走的還是20世紀初期“硬科幻”的傳統老套路,要么走的是“軟科幻”的路子卻匱于科技想象力的疲軟:敘事元素總是外星人、機器人、宇宙飛船、空間站等老幾樣;故事空間無非量子空間、賽博空間、時空穿越等,讀來已覺得陳舊、重復和乏味。科幻小說的“驚奇感”為何消失了?蓋因現實與科幻的壁壘被打通了,我們本就生活在一個科幻的現實世界里,AI寫作、智能機器人、腦機接口、基因科技、奔向火星、太空之戰等無不成為一種現實,現實的科幻性似乎超越了文學的科幻性,科幻寫作者的想象力落后于現實科技,所以,科幻小說必須尋找新的驚奇感和生長點——那種超越現實科技一個或兩個維度的想象或妄想。科技的超能魅惑和未來世界的神秘,是科幻小說的永恒吸引力,但如何開啟現實與未來的新視角,如何尋找科幻寫作的諸如語言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的新領地,如何將人文思索與科技世界更深刻更緊密地聯系起來,終將是未來科幻寫作的難點和方向。所以我們同意文學編輯徐福偉的觀點,他說:“無論是地球敘事還是宇宙敘事,都是基于人的主體性。也就是說,所有一切敘事的源頭都來源于人的內宇宙,由人的內宇宙出發與天地、與太空等外宇宙產生深度的關聯,從而產生有張力的情感空間。”
本期小說亮點在于推出兩位首次在《福建文學》刊發小說的新人。一位是福州警察作家何金興,他的中篇《八音盒》寫的也是警察故事,雖顯用力,但人物塑造、敘事結構和節奏均可圈可點;一位是山東日照的年輕作家汪韻然,他涉小說時間短,但敘事的調子和語言的力量感均找到了,未來可期。此外,著名詩人呂德安、劉偉雄,散文家狄青等帶來新作、力作,文學的盛宴等您開席。
目 錄
小 說
中 篇
何金興 八音盒
短 篇
余同友 塔影橫塘
林朝暉 我是一枚子彈
劉國芳 春風不改舊時波
趙志遠 廿捌花黃
劉秧霞 她們的年
新 銳
路 內 / 來穎燕 推薦人語
汪韻然 飛蚊癥和別的(外一篇)(小說)
詩 歌
頭 題
呂德安 風向——呂德安自選詩
現 場
劉偉雄 鄉愁的地理
張洪波 什么在林間歌唱
張澤雄 給月亮寫信
亮 子 這寂靜是新的
盧 輝 這么多的云團結在我周圍
阮憲銑 與大海交換藍的心得
散 文
實 力
狄 青 愛丁堡的柯南·道爾(外一篇)
八方文采
趙以琴 走了的語言
李國武 賣油翁
詩 音 我的啞巴外舅和他的菜園子
林 肖 鳳凰山的舌尖
張德遴 奧特曼出沒——深度失眠者的一周
余冰如 江湖一匡叔
楊運燦 七月,浣衣的情景
文藝探索
楊云超 南方風格與“海—岸”的象征命題——關于李師江的《絲路古船》
何媛媛 歷史深處的回響——讀黃寧《第三聲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