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2025年第4期 | 水白:林中之事(組詩)
晚風
夏風漫過山頂,蟬為誰而鳴
黃土地上的狗尾草守護著秘密
黃昏的風景像最后的晚餐
等候著永遠無法歸來的主人
落日從遠山消失,如迷路的野獸
月光行走于崇山峻嶺
路上的光芒奏響深林的歡歌
腳步輕盈如流水
穿過莊稼地掩藏的蒼茫之氣
夏枯草的果實拋棄了鮮花
晚風帶我走進深夜,在原始的荒野
夢的草原追逐,與獅子、獵豹
星空下的雜草、枯萎的玫瑰
勤勞饋贈予我即將成熟的玉米
此刻最美的新娘掛著紅須
七眼橋
橫跨在野雞河上,馬蹄聲聲
亦如桃花不再于這個春天回來
遠望時來時往的綠皮火車
水草,儼然已沒有生長的動力
聲聲鳴笛,像我們錯過的時代
還有,被皺紋掩埋的青春
公路上,不停穿梭的車輛
早已淡忘古橋的前世今生
七只眼睛窺望著?陽河水
哪位漁翁,能陪伴著石頭老去
所有的幻想,都如曾經的石場
林木重新生長,一切都歸于平常
每塊石頭,都有著被人踐踏的疼痛
只有這樣的力量,才能結出厚重的傷疤
躍過的飛鳥與云朵一樣
在河上生長又在河上死亡
每一眼望去,若有若無的映象
像一匹隱藏的飛馬,載誰而去
追月
你不是嫦娥卻化為了彩云
天空的彩帶是你的百褶裙
順著既定的軌道,虛無的線路
祖先授予我們仰望的權力
神話里的陰陽踩著夸父之影
我把這里想象成非洲草原
一棵孤獨的樹吸引著我
你躲藏樹葉之中,枝丫上的貪婪
星座與命運,在時空中匹配
我們尋找著屬于自己的
與出生相對應的圖案
今日十五,祥和的日子
在六月,比我出生的月份稍晚
在鄉野卸下沉重的翅膀
追逐通往月光的蟲鳴之路
林中之事
陷入森林,蟬鳴。宇宙深處的聲音
分辨不清,來自何處的頻率
直覺來自星空,閉上雙眼
我是被遠古人類拋棄的嬰兒
有著迷宮一樣的耳朵
傾聽著天文學家搜集的秘密
向往傳遞自然奧秘的昆蟲
把觸角伸向生命的卑微之處
誰能把孤獨留給土地
誰就能夠復活。在一聲聲祈求之后
青之月
月落在石板上,低溫
沒有把你凝固成一幅畫或風景
輕微的聲音像死者重生
我在干涸的水井里尋找從前
酒杯下,透明的身影
天空上,盈虧還在繼續
人的情感也圓缺不定
沒有什么能夠預測
照亮石板的還有爐火
穿過被蛀蟲鑿開的洞口
為夜間的昆蟲設置燈塔
安放一輪刻滿指針的月
也不斷改變著我們的命運
像月的物,與月相關的人
都在月下念著時光
石板上明晃晃的今夜
甕陽
一家人去看桃花,我數花有幾瓣
剛好與家人數巧合
很多人在看桃花,桃花并不知道
桃花獨自盛開,無論誰,看與不看
攝影師,把桃花穿在新娘身上
新娘拖著滿山的婚紗,緩緩挪動
新郎在哪里?鏡頭里
路人的吆喝擾亂了她的白馬
女兒拾起一朵掉落的桃花
戴在頭上,說是一只長大的蜜蜂
要她嗡嗡叫起,她卻于花中嬉笑
花中無蜂,恰如人生無戲
花屬甕陽,一村一地
春歸人間,互不相識的人群
花開如人,一時的怒放
只為無意之間離場
贖罪
木板縫隙之外,雨聲滴答
總以為是父母的腳步趕在回家的路上
躲在奶奶身后,寒風穿透脊背
奶奶已經睡著,我還莫名恐懼著黑夜
當幸福的棉被溫暖著中年的身體
窗外燈火通明,淹沒了原始的月光
奶奶早已在故土如夜沉睡
被單上的花草儼然變成了現實
黑夜里流失的細雨,浸潤著萬物
最后剩下幾道光影
多少匆忙的瞬間,在親人之間
淡去如電影鏡頭,一晃而過又無法忘卻
欣喜,痛苦,淡然。你無法準確地告訴孩子
祖輩的往事,就如一場場罪過加在內心
以什么贖罪?在獨自留守的時間
回憶每一個場景和親人的殷殷叮囑
晨景
晨光掠過,五倍子花
熱鬧與寂靜,像黑夜與白晝交替
山中之味,采摘的蜜蜂呢?
只聽見蟋蟀的鳴叫
從昨夜開始,在月光下
為我們偶爾的相遇獻上森林的歌謠
剩下一片凈土,遠得看不清種過什么
像一片優雅的牧場沒有牛羊
三兩戶人家、一條小路游向遠方
不見炊煙升起,唯有稻谷金黃
如果明年,這里全是一片野花
我會邀一群螞蟻留下
讓它們成群結隊相互觸擁
——為意料之外,為滿心歡喜
山還是山,升起的云霧改變了世界
虛無在一瞬間消失
【作者簡介:水白,1981年生,貴州思南人,土家族,中國作協會員。有作品發表于《中國作家》《詩刊》《詩選刊》《揚子江詩刊》《星星》《詩歌月刊》《山花》《青年作家》《四川文學》《湖南文學》《江南詩》等刊物。出版有詩集《蟲之聲》《兩個姑娘》《緩慢的時間比颶風狂暴》和散文集《我在我家》,曾獲貴州省第五屆烏江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