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座談會在京舉行
8月30日,《中國作家》“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座談會在京舉行。
8月30日,《中國作家》“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座談會在京舉行。孟繁華、賀紹俊、石一楓、徐剛、叢治辰、劉詩宇、王秋實等評論家作家齊聚一堂,圍繞“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展開深度對話。會議由《中國作家》主編李云雷主持,副主編梁飛、俞勝,以及文學編輯部骨干編輯參會。
反思純文學觀、重建大文學觀是座談會的主要議題。孟繁華回溯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純文學觀念對思想解放的貢獻,但指出純文學觀念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已造成了束縛。賀紹俊提出純文學是“理論的烏托邦”,既為文學提供理想標桿,也可能因過度封閉阻礙發展。劉詩宇呼吁打破學科壁壘,將影視、游戲等納入觀察視野,重構“文化史框架下的文學定位”。王秋實則以網文IP改編為例,主張文學需“關切時代復雜性”,避免淪為“小眾圈層的自言自語”。徐剛關聯“新大眾文藝”戰略,指出大文學觀需“內化先鋒技巧”,實現“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辯證統一”。
與會者認為,純文學觀與大文學觀并非二元對立。石一楓表示,“好作品的本質是凝結人類共通智慧,載體差異不應割裂價值評判。”叢治辰倡議“解除技術崇拜”,推動文學“向外轉”與社會實踐結合。陸源談到,當技術理性擴張時,文學的人文價值反而凸顯。
李云雷在總結中提出,反思純文學觀、重建大文學觀,需要重建文學與時代、大眾、世界的關聯。此次座談會標志著文學界對文化新格局的主動回應,未來將探索“純文學”與“大文學”視野的創造性融合。
(攝影: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