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之地》:女性命運的向度與突圍
中國婦女解放運動歷經百年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在當代社會女性依然面臨著諸多困境。
作為長期關注女性生存狀態的作家,李紅霞以其細膩善感的筆觸和深具人文關懷的視角,持續書寫現代女性在社會轉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抉擇。她新近完成的短篇小說《是非之地》,便是又一篇深刻描繪現代女性困境、嘗試突圍并最終回歸本心的典范文本。這部作品在主題上直面現實社會痛點,在人物塑造、情節發展與藝術手法等方面皆有讓人醉心稱賞之處。
《是非之地》的情節并不繁復,主要通過兩位女性角色“劉蘇”與“平”的日常生活串聯而成。“劉蘇”經營著一家女性品牌內衣店,她外貌出眾,年輕時曾不顧世俗壓力勇敢追求愛情。歷經人生起伏后,她對女性美的表達方式及人生方向的規劃,展現出超越常人的理解力和執行力。另一位女性“平”,人如其名,努力扮演好社會賦予她的多重角色:女兒、妻子、母親以及作為獨立個體的“自我”。這些身份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期待和責任,在角色間切換已頗為不易,而家庭責任與事業追求,更如兩股反向之力,不斷拉扯著身心俱疲的她。
“劉蘇”與“平”,展現出來的特質仿若鏡子的兩面,“劉蘇”性情熱烈外放,為心中篤定的愛情敢于沖破傳統桎梏,這種奮不顧身、近乎決絕的愛,猶如干柴般炙熱耀眼,卻也會灼傷自己;“平”的性格含蓄內斂,自覺或無意識地遵守著社會對女性的規訓,渴望在各種身份中盡善盡美。背負著有形或無形的枷鎖前行,步履自然沉重,長期積壓的情緒最終化為身體上的病痛。可以說,她們是當代社會中極具代表性的兩類女性形象,作者對兩人日常生活的細致描摹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也折射出現代女性在家庭與事業、身體與心靈、責任與自由所面臨的艱難抉擇。
優質的小說往往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細讀文本如同欣賞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主題與意境、結構與節奏、語言與細節都需和諧統一,才能呈現出美感。沉浸于《是非之地》的敘事中,仿佛步入幽深秘境,左顧有綠野阡陌,右盼有萋萋芳草,或曲徑通幽,或一覽無余,皆能引起內心波動、情感共鳴乃至靈魂共振。
中文世界里,以女性為表現對象的小說佳作頻出。在此情境下,如何另辟蹊徑超越前人,是作者不得不仔細思考的關鍵。令人欣喜的是,作品呈現出了好的效果。這得益于三個方面的努力:對社會癥結問題的關注和書寫、真實且有美感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自然且具變化的情節演進。
首先,在社會癥結的藝術化書寫上,《是非之地》聚焦現代社會中女性如何自處的重要命題。小說通過描寫“劉蘇”與“平”兩位女性角色的不同境況和命運,提煉和加工出無數同類女性的縮影,尤具典型性。其次,人物形象兼具真實感和美感,以女性視角書寫女性,不似男性描摹女性總隔了一層。“劉蘇”與“平”雖然皆是虛構人物,但仿若生活在我們周遭的女性,她們的喜怒哀樂、命運沉浮都像真實發生一般。更可貴的是,作者刻畫的人物落魄卻不抱怨,活出了女性獨有的優雅精致。最后,在情節發展的處理上,小說追求自然舒展、不露人工痕跡的境界,依靠內在故事邏輯推動情節演進。從“劉蘇”與“平”的幾次相遇和對話中,我們便可窺見情節的起承轉合,有出人意料之處,亦不乏心有靈犀之時。
此外,小說在隱喻運用、插敘選擇、伏筆設置、懸念營造及細節描寫等方面同樣可圈可點,諸般種種均可見出這是一篇精心構思、用心結撰的佳構。
清晰記得兩年前,品讀李紅霞發表在《長江叢刊》2022年4月上旬刊的作品《疼》時,即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品對身陷不幸包辦婚姻卻追求自由戀愛的獨特悲劇女性形象的精致塑造,以及細膩筆觸、隱喻色彩、心理描寫和運用人物對話推動情節發展等藝術手法的使用,展現出作家日益成熟、追求卓越的特質。讓人欣喜的是,李紅霞的新作《是非之地》在主題的深度與廣度、人物豐滿程度、情節自然流暢度及藝術手法多樣性等方面均有一定提升。作家的自我革命精神彌足珍貴,憑借她對文學的熱愛、旺盛的創造力,以及對小說寫作手法的諳熟,相信她未來定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女性人物形象,作為讀者與批評者,我們跂予望之。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文化》雜志社編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