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洚曉“灣區紀事三部曲”:難里有真,勇里有光
8月17日下午,花城出版社主辦的“筆墨融粵韻,匠心綴灣區——荊洚曉‘灣區紀事三部曲’新書發布會”在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廣東館舞臺區舉行。作家荊洚曉攜新作與讀者見面,圍繞“大灣區的人間煙火與時代回響”主題展開深度分享。花城出版社副社長鄧如,閱文集團現實題材主編林濰克,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小英及近百位讀者到場參與,共同探討文學如何記錄時代、照見生活。
“灣區紀事三部曲”是閱文集團現實題材網文作家荊洚曉立足于廣東本土,用敏銳的視野觀察時代進程和人間百態,從多個切面展現嶺南蓬勃生命力的作品,包含《巨浪!巨浪!》《熾熱月光》《美味關系》,三部作品之間互相對話、補充,構成了廣東故事的一個獨特視角,并獲得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悅見·非遺大賽等獎項。
由于《熾熱月光》是以南派舞獅文化的傳承為故事線索,出版方還請來非遺“廣東醒獅”代表傳承人盧浩生旗下舞獅隊表演,專業的舞獅動作、可愛的醒獅造型,引得現場的大小朋友們爭相合影,這也成為活動中最熱鬧、最吸引人的場景。
鄧如在開場致辭中提到,“灣區紀事三部曲”以現實題材為骨、人文關懷為魂,通過“西關老屋與珠江新城”“分子料理與媽媽的手藝”等充滿張力的對照,勾勒出大灣區在傳統與現代交織中的獨特氣質;而作品中不完美的女性角色、飯桌間的人情博弈、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更讓“大灣區故事”有了溫度與深度,“這些故事里沒有標準答案,卻有對生活最真誠的叩問”。
林濰克表示:“荊老師長期生活在嶺南、在廣州這個地方,長期在這樣的場域里去觀察人生百態和生活的各種細節,最終塑造出來一個個不同的職場人物和生活故事,他們的處境,他們的關切都是我們所有老百姓或者說是所有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的,這也是我們在這個階段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發展的成果和關注的重點,也是接下來繼續努力的方向。”
首發儀式之后的分享環節中,荊洚曉結合創作歷程談到,《熾熱月光》中殷小妙、劉潔鈴等女性角色的“不完美”,正是為了打破對女性的刻板想象——“她們不必面面俱到,有野心就允許掙扎,懂技術也允許被生活碾壓,這才是真實的人。”談及傳統文化,他以“直播舞獅”“燒臘盲盒”等情節為例,笑稱“不是商業猜想,而是看見傳統在年輕人手里‘活’起來的樣子”。
王小英在談到對“灣區紀事三部曲”的觀感時認為,作者很真實地寫出灣區人的困境和灣區新舊包容的張力當中一些人的奮斗,故事非常精彩,人物塑造也非常出色。同時,在談到書中寫到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的碰撞時,她表示:“我們要深入地寫出現代的品格,必然要挖掘傳統的根基,要從傳統的土壤當中看現代發生的一些變化,否則的話,就只是寫了上面的浮萍,沒有寫到根。荊老師寫到了傳統文化的根,這很好。”
活動尾聲,荊洚曉為讀者簽名時感慨:“大灣區的故事,是無數普通人的故事。我只想寫下他們的難,也寫下他們的勇——因為難里有真,勇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