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致敬先烈,上海書展抗戰題材新書簽售現場排起長龍 留存烽火記憶,為英雄之城立傳
“上海這座城市,承載著太多抗戰記憶——這里是兩次淞滬抗戰的血火戰場,是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澎湃心臟,也是國際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戰的見證地?!?月15日晚,上海書展《上海抗日戰爭史》(全三冊)首發式上,集合上海三代歷史學者10年努力的150余萬字皇皇巨著,被碼成了“815”字樣,紀念80年前的勝利。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一批抗戰題材新著在2025上海書展現場與讀者見面。多場抗戰主題圖書分享會現場排起長長的簽售隊伍。
“歷史從不是冰冷文字。留存烽火歲月記憶,才能讀懂和平的珍貴,看清未來要走的路?!焙E蛇B環畫《不屈的手指》《白紙紅字》簽售隊伍繞了中央大廳一圈,許多讀者一口氣買了六七本,“送朋友,還有家里的孩子,讓更多人銘記歷史?!?8歲魯先生專程從浙江余杭趕來,是不折不扣的“小人書迷”,“買下來是收藏也是警示”。
搶救鐵證守護和平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日軍“慰安婦”全史》新書發布現場,看完現場視頻《不能忘卻的紀念》,在場讀者們表情凝重?!斑@套書為日軍‘慰安婦’制度留存無數鐵證。大量資料和實地調查成果證實,日軍在亞洲各地的殖民地、占領地均設立了形態各異的‘慰安所’,僅日軍第59師團的一個參謀,就參與建立了127家‘慰安所’。”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透露,已確認中國各地有逾2100家“慰安所”,中國大陸“慰安婦”制度幸存者為358人。
這套書以“全景式鐵證、系統立體、學術標桿”三大特色,將零散史料串聯成完整證據鏈,用200萬字、30余年跨多國田野調查成果,封堵歷史否認者的縫隙。
“在‘慰安婦’問題研究領域里,為什么田野調查這么重要?因為文獻記錄特別缺乏,日本作為加害方刻意銷毀,加上受害方女性受某些觀念和社會歧視壓制、不敢言說,等于戰爭現場就被完全封存了?!鄙虾煼洞髮W教授陳麗菲說,要拿出事實來,拿出“慰安婦”制度執行的原始狀態、細節、運作來。 “中國是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最早和最大規模實施地,材料最多、最全面。研究這個問題是中國學界不可推卸的責任?!?/p>
賈銘宇博士分享讀博期間的田野調查經歷:“我迫切意識到,幸存者、親歷過戰爭的人越來越少,歷史調研和記憶傳承需‘搶救’?!?/p>
上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渡虾?谷諔馉幨贰芬韵鑼嵤妨蠟榛A,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1931年至1945年上??谷斩窢幫暾麣v程,再現中國軍民在上海這座英雄城市堅貞不屈、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壯闊歷史。94歲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余子道談到,編寫關于上??谷諔馉幍耐ㄊ沸宰髌罚穼W界義不容辭。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認為,具有填補空白意義的這部作品主線清晰,體現了上??箲鸬奶攸c,揭示抗戰各重要節點都與上海有關,揭露日本在上海的軍事侵略、經濟掠奪、文化侵略,尤其是統計總結了日軍侵略給上海帶來的巨大損失。臺下讀者鄭先生是歷史迷,他迫不及待下單購書請專家簽名,“讀史啟發大,后勁大”。
多維呈現抗日救亡
“重大主題的連環畫創作,就每個畫面的范圍而言是有限的,但同樣能夠表現出史詩般深遠意境,這關鍵就在于能否走進人物,捕捉到他們的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首發的連環畫《不屈的手指》作者劉為民深有感觸,在表現魯迅得知柔石等五烈士遇難時的畫面前,他反復閱讀原作相關章節,創作時大膽刻畫魯迅憤怒吸煙的表情,最后呈現出那近乎絕望、對著沉沉烏云的眼神與手寫體詩句,和烈士壯烈犧牲的疊影,從中似乎能聽出文學斗士們為革命、為文化進步而發出的沖天吶喊。
上海書展上,一系列連環畫作品引人關注:《勝利與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連環畫典藏》,集結了61部、80本抗戰題材連環畫作品。程國英繪制的連環畫《國歌從這里唱響》從戰歌到國歌,銘記上海這座偉大城市曾經筑起的“血肉長城”。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上海漫畫家們組成漫畫宣傳隊離開上海宣傳抗日,成員有領隊葉淺予、副領隊張樂平和胡考、特偉、席與群、陶今也、梁白波等。這支漫畫宣傳隊為抗戰作出重要貢獻,也正因這段經歷,促使“三毛之父”張樂平在1946年創作長篇連環漫畫《三毛從軍記》。今年是三毛誕生90周年,也是張樂平誕辰115周年,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三毛從軍記全集》(珍藏版)與《三毛流浪記》(彩繪版)8冊,吸引小讀者駐足?!凹o念抗戰勝利80周年——所有三毛‘上前線’”新書分享會現場,張樂平之子張慰軍和電影《三毛從軍記》導演張建亞,分享《三毛從軍記(電影繪本版)》《烽火硝煙中的張樂平漫畫》。
“寫出讓兒童喜歡的抗戰兒童文學作品,整整花了十年。我研究抗戰文獻,在小說中想填補一個空白,就是日本侵華戰爭對中國造成的文化泯滅的創傷,所以小說一開始就寫了寶山路,那是中國近代出版、文化的大本營。”《地底下的魔術小天團》分享會現場,兒童文學作家簡平透露,該書講述了1940年末至1941年初上海北火車站一帶的流浪孤兒與女魔術師的故事。為還原當年真實場景,他實地走訪40余處舊址,包括如今已變身鐵路博物館的北火車站遺址。出版方透露,目前正推動海外版權推廣,同時推進舞臺劇、連環畫、廣播劇等各類衍生出版形式。未來作品將通過多元媒介與創新形式,向更多人講述海派文化與抗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