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同志》發布,從老三聯人回憶中打撈出版往事
8月13日下午,由上海三聯書店與上海韜奮紀念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共同策劃出版的“三聯書店往事”系列之《甘苦同志》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首日舉行,該書是新聞出版博物館文庫·史料系列的新作。
三聯書店的前身,是20世紀30年代創辦于上海的生活書店、讀書生活出版社、新知書店三家進步出版機構,它們共同經歷了抗戰的烽煙,以革命之志啟迪民眾,用文化之光照亮人心,在華夏大地,跟隨革命的腳步開設了一家又一家書店。1948年,三家書店合并成為三聯書店。
堅定、虛心、公正、負責、刻苦、耐勞、服務精神、同志愛,這是生活書店的八大精神,也是三聯書店繼承的精神財富。
《甘苦同志》是三聯書店往事系列的第二種。該系列取材于三聯書店的老員工共同編寫的一份內部刊物《聯誼通訊》。韜奮紀念館的編寫者從老三聯人的回憶文章里,摘選出生活、讀新、新知三家書店在日常工作中的讀編往來以及對出版業的思考,包括經營模式、內部管理等內容,整理成系列圖書。《甘苦同志》用老三聯人的記憶,敘述了諸多歷史細節,有關于讀書,有關于出版,有關于人生。
該系列的第一本圖書為《書店燈光》,講述了生活、讀新、新知三家書店及合并后的三聯書店在全國開辦書店、開設分支店過程中的各種際遇。第三本圖書《書里書外》也在編纂過程中。
圍繞本書,上海韜奮紀念館副館長張霞分享了編寫“三聯書店往事”系列的初衷,“通過《甘苦同志》,我們重讀老三聯人留下的《聯誼通訊》這份內刊,珍視他們的記憶,回到歷史現場的同時,用老三聯人之間的情誼溫暖人心。”上海三聯書店總編輯黃韜表達了平凡細節對歷史敘事的意義。韜奮紀念館編研部的王吉安從編寫的角度,提供了以個人敘事為切入點看待出版往事的視角。該書的責任編輯吳慧介紹了“三聯書店往事”系列圖書的編纂思路。
現場最動人的一幕出現在“口述史”環節。銀幕播放了藍真、歐陽文彬兩位老三聯人的受訪錄像:他們回憶青春時代走進三聯書店,藍真先生從普通的門市部營業工作開始,歐陽文彬女士則有從應考生轉為出題官的趣事。鏡頭里,年逾八旬的兩位老人說到動情處神采飛揚,臺下讀者發出會心笑聲。
發布會更請到了老三聯的后人代表姚潔女士,向她贈送了《書店燈光》《甘苦同志》兩種圖書。姚潔訴說了與三聯前輩一起生活的兒時記憶,表達了自己有義務和責任把三聯的精神傳承下去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