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童年 回到自然——讀張煒《狐貍,半蹲半走》
張煒是卓有成就的作家,他的成就都屬于成人文學,因此當他提筆寫起兒童文學時,就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年他陸續寫了不少兒童文學作品,如《橘頌》《尋找魚王》《少年與海》等,這些兒童文學作品同樣大獲成功,不僅得到少年兒童讀者們的喜愛,而且也引起文學批評界的熱烈討論。
張煒在兒童文學創作上的成功顯然離不開他長年在成人文學上的經驗積累。比如對鄉村文明的守望曾是他進行文學創作的重要主題,他將這一主題挪移到了兒童文學創作中,便有了《橘頌》中的石屋、《我的原野盛宴》中的老林子等;童年記憶和童年創傷曾是他成人文學創作中的重要素材,如今將這些素材以兒童文學的方式講述出來,可以說是更加自如。他的成人文學有著很多深沉的思考,當他將這些思考講與孩子們聽時,會有一種別樣的魅力,比如關于萬物有靈的現象,敬畏大自然的故事,等等。而他將歷經磨煉的詩性語言換成孩子的口吻后,也必然會得到孩子們的共鳴。但是,當我讀到張煒最新的一部兒童文學《狐貍,半蹲半走》時,我才意識到,張煒能在兒童文學創作上獲得成功,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有一顆不曾泯滅的童心。《狐貍,半蹲半走》見證了張煒的童心,這是他讓自己的身心完全回到童年的一部作品,回到童年是一種多么美好的狀態!回到童年的文字又是多么充滿魅力!
張煒在《狐貍,半蹲半走》里講述的都是他的童年記憶,當他把記憶的閘門打開,便全身心地回到了童年。童年時的張煒和外祖母一起住在渤海灣畔的一幢林野小屋里,在清朗的星空下,外祖母給他講了很多很多神秘的故事。在陽光明媚的中午,外祖母帶他去樹林采摘蘑菇。小張煒更愿意獨自一人到林野里闖蕩,他與黃鼬、花貓交朋友,他細細觀察狐貍半蹲半走的姿勢。他在母親的果園里不僅偷吃了葡萄樹上的葡萄,而且還學會了像魔法一般的嫁接手藝。在張煒的童年記憶里,“妖怪”無所不在,無論是外祖母的故事里,還是幽深的樹林里,都會有各種“妖怪”神出鬼沒,雖然他很害怕“妖怪”,但他對“妖怪”一點也恨不起來,如今回憶起來,對這些“妖怪”還有些戀戀不舍的心情。總之,張煒帶著我們一起回到了他的童年,這是一個既天真爛漫又深邃遼闊的精神原野。張煒高興地說:“我會將記憶中的那些好時光拿出來與人分享,這對自己也是一次犒賞。”
回到童年并不是張煒所獨有的,客觀地說,回到童年也是許多作家經常采取的一種寫作策略。不少兒童文學作品都是作家在自己童年記憶的基礎之上創作出來的。他們在書寫童年記憶時也擺出了一副回到童年的姿態。但說實在的,當你變成大人后,你又怎么能夠真正回到童年呢,因此大部分作家的“回到童年”其實只是假裝回到童年,他們就像是一個演員在表演著回到童年的模樣,當然只要演技高超,他們也是能打動讀者的。但假裝回到童年時難免會露出破綻,露出他們如今已是家長或老師的真實身份,要對孩子們的行為指教一番。張煒絲毫不用裝,因為他有一顆不曾泯滅的童心,他在《狐貍,半蹲半走》這本書里,就是以赤誠之心回到童年的。如今成為大人的張煒回望自己的童年,肯定會因那時的幼稚而覺得好笑,肯定知道那時候有些事情做得不對。但他決不以大人的眼光和思想去評判童年時期的作為,哪怕是他偷吃了園藝場的葡萄,還被護園人追趕著要砸斷他的腿,他也不會為此做出檢討,他為此給出了一個孩子們最為認可的理由:“我再安分再聽話,也受不住這些葡萄的引誘”。
張煒還是用優美的文字回到童年的。兒童文學的意義之一就在于它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語言文字的樂園。孩子們通過兒童文學領略到文字之美,進而在愛美的愉悅之中學習文字,理解文字的奧秘。比如張煒寫他童年時喜歡樹木,但他不是簡單地說喜歡,而是從樹木成為他的聽眾這一特別的角度來說喜歡。他寫道:“我身邊最好的聽眾,其實永遠都是這些樹木:白楊和柳樹,合歡和大葉楓。它們一動不動,唯恐驚擾了我。它們有時大氣不出,當我喘口氣的時候,它們才開始議論起來,伸個懶腰,一陣交頭接耳。”這樣的文字,將樹木變得有情感,有神態,將讀書比喻成能與樹木交朋友的行為,能不引起孩子們的極大喜好嗎?又如張煒寫他喜愛樹林里的小動物們,他將一只大麻雀歡天喜地帶回家,“可是我對它越好它越是生氣:不停地呼吸,肚子一鼓一鼓的,一會兒就氣得肚子滾圓”。如此生動、有趣的文字,能不挑起孩子們躍躍欲試的好奇心嗎?張煒像搭積木式地搭建起一座有趣的童年樂園,而他所用的積木就是七彩的優美文字。
在大自然的狀態中回到童年,這是張煒這部小說的又一個迷人之處。張煒的童年是在鄉村度過的。這使他從小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也培育起張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因此他的“回到童年”也就是回到大自然。《狐貍,半蹲半走》這部寫童年生活的書,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本寫大自然的書。這說明張煒盡管后來到了城市,長期生活在城市,但他童年記憶中的大自然并沒有被城市的煙火所消弭。這里還要特別辨析一下,盡管鄉村處在大自然的環境里,但鄉村不能完全等同于大自然,因為鄉村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張煒因為童年主要是和外祖母生活在一幢林野小屋里,與大自然長時間處在零距離的接觸之中,對大自然的熱愛顯得更為純粹。《狐貍,半蹲半走》可以說就是關于大自然的美麗詩篇,它特別適合那些一直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們閱讀。書里所寫的故事對城市的孩子來說也許是陌生的,因為這些故事只會發生在大自然中,但你讀了之后一定就會喜歡上大自然。城市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童年,城市孩子的童年也一樣會很精彩,但一般來說,城市的童年是一種人為的童年,一種被設計好的童年;而大自然中的童年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童年,一種充滿天性的童年。一個人如果缺少了一種充滿天性的童年,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個缺陷。既然如此,不妨拿起《狐貍,半蹲半走》這本書,跟著張煒一起回到童年,去彌補我們的缺憾。
(作者:賀紹俊,系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