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紅色基因綻放璀璨光芒 2025年陜西文學周聚焦抗戰題材文學創作
6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作協社聯部指導,陜西省作協主辦,延安市委宣傳部、延安市作協承辦的“匯聚文學之光·照亮時代夢想——2025年陜西文學周”在陜西延安舉行。中國作協社聯部副主任豐玉波,陜西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單紅,延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強,延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新,彭學明、江子、衣向東、何常在、弋舟等作家以及陜西省各地市作協、行業協會與文學社團代表參加活動。
文學周期間舉行了陜西文學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座談會。與會作家結合自身創作實踐,從不同維度探討歷史書寫的重要意義與藝術表達。大家一致表示,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陜西延安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黨中央所在地、敵后抗戰的總后方和指揮中樞,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是抗戰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在延安召開此次座談會,旨在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探討新時代文學如何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大家表示,文學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抗戰題材作品,展現中國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的堅韌不拔、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學周期間,作家們前往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東山作家工作室、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館、南泥灣炮兵學校舊址等地開展“延河畔的文學回響:從革命史詩到鄉土詩情”調研采訪。大家談到,此次活動不僅有助于對延安文學歷史脈絡進行梳理,更是對新時代文學如何扎根生活、傳承創新的積極探索。作家要從歷史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用創新思維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