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感念是臨安
一
踏進天目山,我就被它的青翠迷住了。滿目的碧綠,隨著滿山的樹木與植被,郁郁蔥蔥地撲面而來,將我擁抱。站在深山腹地的一片開闊處,我的一雙眼眸,就像攝像頭,從一個山頭掃到另一個山頭,從一個山尖跳到另一個山尖,看山與山相連、峰與峰相望、云與天相好、山與天相親,看大片大片的云彩,擦洗山尖茂密的綠色。太陽從云層里鉆出來,把光熱和明亮,毫無保留地照射下來,把每一個山頭,都鍍上一層金黃。云層靠近太陽時,陽光和云翳都浪一樣涌動,風一樣流淌。陽光涌動的韻腳、云翳搖曳的身姿,就像房間里的百葉窗,打開時,一道道光亮徐徐展開,關閉時,一道道光亮徐徐淹沒。
天目山是浙江杭州的一座名山,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地處杭州臨安區西北部。它之所以有名,不僅因風景如畫般的美麗,還在于天氣的涼爽、空氣的清新,這里是避暑和康養的勝地。即使是炎熱的天氣,高大茂密的森林,也能擋住赤日炎炎。只要走進天目山,它就會把遮天蔽日的濃蔭、遮天蔽日的清涼和遮天蔽日的負氧離子,十分慷慨地贈予我們。涼爽爽、甜絲絲的空氣從鼻子穿過肺腑,是有質感的,我們能明明白白感受到那涼爽經過的路線和過程。那分明不是空氣,而是氧氣!
天目山有的不僅僅是大自然的美麗與饋贈,還有人文的厚重與滋養。天目山深處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屋,叫留椿屋。留椿屋建于1934年,原為上海怡和洋行別墅,周恩來1939年曾在此與國民黨浙西行署主任賀揚靈會談。與留椿屋比鄰的,是一個金碧輝煌的佛教寺廟,叫禪源寺。周恩來曾在這座寺廟里,給借住的1000多名師生做了一場抗日演講。粟裕則以天目山為屏障,帶領新四軍將士,與裝備精良的近7萬國民黨軍展開殊死鏖戰,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天目山大捷。天目山的每一棟小屋、每一塊瓦片,都是留聲機,留存著革命前輩的音容笑貌;天目山的每一棵大樹、每一株小草,都是攝像師,定格下新四軍將士們沖鋒陷陣、奮勇殺敵的身影;而天目山的每一聲鳥叫、每一聲蟬鳴,又仿佛一個個講解員,講述著天目山和臨安的昨天與今日。
二
臨安是有大小的。大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南宋遷都杭州時,杭州成為臨安府。臨安,一是寓意“君臨即安”;二是建都杭州的吳越國王錢镠是杭州臨安人,南宋朝廷感念他為杭州留下的豐功偉績,以其故里“臨安”為名。小臨安,指臨安縣。臨安縣建制始于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初名臨水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臨安縣,后幾經廢置,2017年撤市設區,成為杭州市臨安區。
吳越國王錢镠的故里是臨安,南宋定都臨安府(今杭州),讓臨安縣得到空前的繁榮發展。從吳越王錢镠帶領軍民5次擴建杭城,到南宋定都臨安這200余年里,歷代百姓奮斗的汗水與智慧,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基石。如今的臨安,雖只是杭州的一個區,卻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包攬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首批全國文化旅游勝地等幾十個榮譽。
在臨安的浙西大峽谷,我驚異的不是它的雄奇瑰麗,而是臨安和浙江人無中生有的創造、點石成金的智慧和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大氣度、大手筆和大寫意。我們南方再普通不過的峽谷,在臨安和浙江人的手里一過,居然就憑空長出一些新的小溪、深潭和湖泊,長出風雨橋、石板路、風情街和美食巷,長出園林、莊園、民宿和樓閣、水榭,長出一個個世外桃源、一個個4A級景區。那遠近聞名的青山湖,就是臨安人民創造出的一個世外桃源。
今天的青山湖,其實是1964年建成的青山水庫。不僅魚蝦長在清澈的湖里,島嶼長在清澈的湖里,就連那一根根高挑挺拔的水杉,也長在清澈的湖里。特別是雨滴敲打在湖面上,升騰起煙霧時,那青山湖就像是文人筆下的一幅水墨畫——水天相接、浩浩湯湯的水墨畫。更讓我驚異的是,山再高路再遠的村落里,都有圖書室、有村史館、有衛生所和便民服務中心。那衛生所里,還有自動檢測血壓等指標的醫療設備和儀器,村民們只要往前一坐,檢查結果一會兒就能打印出來。這臨安鄉民的幸福指數,能不高嗎?我自己也幾乎要生出做臨安人、浙江人的念頭。
三
雖然我不是臨安或浙江人,但我卻在臨安和浙江蒙受了太多恩惠。這里的人,一如這里的山水,有靈性、有韌性、有情義、有愛心,既有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風骨,又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懷。不說別的,就說說那次我在浙江突發的一場病。
前幾年,我在臨安組織一個全國性文學活動時突然病倒,連續幾天疼得日夜坐臥不寧,但還是堅持到活動結束才去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檢查。原來,我得的是急性腸梗阻。醫生說,我再晚去一點,可能命就沒了!但是,我還是沒當回事,認為忍一忍就可以,堅持讓醫生給我開藥,準備帶著藥上飛機,去陜西組織另一場文學活動。醫院的王書記一聽,聲色俱厲地說,你不要命了?你這腸梗阻上了飛機,隨著氣壓變動,腸子會脹,必須住院!他的口氣嚴厲得不容商量。我被他的氣勢嚇到了,只好退了機票,住院治療。在醫院,我受到大家無微不至的關懷。腸梗阻阻得我滿腹氣鼓氣脹,陪護的向陽同志和醫院的護士,輪流為我按摩腹部。我非常感動,說:何德何能,勞駕你們這么多人關心和關愛。他們說,就算不是你,換成任何一個在臨安舉目無親的人,我們知其難處后,都會力所能及給予幫助。我們醫院幫助的患者太多了。
在臨安的這場病,讓我更深地認識到,臨安是一座人文積淀厚重的城市,也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臨安人不但有智慧、有作為,也有光亮和人情味,我就是在臨安的溫度、光亮和人情味里,撿回了一條命。的確,當時要不是臨安醫生強迫我住院,我也許真的嗚呼哀哉了,因為我父親當年就是腸梗阻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不幸去世的。現在想來,的確后怕,后怕之后是深深的感動。就此,我一直對臨安深懷感恩,也一直覺得欠著臨安人民的一份情,今生今世,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報答。
就此,我與臨安有了一種莫名的感情,常常不由自主地牽掛臨安、想念臨安。臨安的一切都成了我一種莫名的羈絆。臨安的山水風物、臨安的人情世故、臨安的建設發展,都不知不覺地連著我的呼吸,念動我的鄉關。臨安,真的成了遠山遠水的一位親人,君臨我的心中,讓我得以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