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少數民族文化記憶的當代轉化
    來源:文藝報 | 汪榮  2023年04月07日09:04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

    面對現代化的沖擊,很多民族的傳統文化漸漸被人們淡忘,并且在歷史變遷與社會轉型中消失。在全球化的語境下,當代世界變得越來越通屬化和同質化。然而,近年來,在多元文化主義思潮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文化記憶引發了廣泛關注。相對于已然知識化和書面化的文學與歷史書寫,少數民族文化記憶的質感更為粗糲,更加具有原生態的屬性。如果我們將文化比喻為地層,那么,少數民族文化記憶無疑是“古層”,它以“執拗的低音”的方式保留了民族的文化內核和審美意識。少數民族文化記憶蘊藏了豐富的民族元素,是少數民族民眾擁有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重新打撈少數民族文化記憶,并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當代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在創作上保持“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重要策略和路徑。

    民族文化記憶是少數民族作家創作的重要素材。我們不妨以海南島的黎族作家文學為例。相對于其他兄弟民族,黎族作家文學誕生和發展的時間都不長,甚至到改革開放初期才初露雛形。但是,與書面文學相反的,黎族有著漫長的口傳文學傳統和豐富的民族文化積淀。這些傳統和積淀是黎族文化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黎族作家文學得以生長的文化土壤和文學資源。研究者曲明鑫在《黎族作家文學研究》中指出,黎族作家文學的題材來源中包含了對黎族神話傳說的繼承、對黎族民間故事的借鑒、對黎族史詩和歌謠的吸取以及對黎族謎語和諺語的運用。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古老的黎族文化記憶的饋贈,也給黎族作家文學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基礎。黎族作家文學唯有汲取黎族民間文化的營養,對民族的文化記憶進行當代轉化,才能建構本民族的文體風格和符號系統,創造出帶有黎族特色的作家文學作品。

    無獨有偶,創作了《成吉思汗傳說》的蒙古族作家蘇赫巴魯在回憶自己的創作經歷時提到,他在正式的寫作之前曾在查干花草原搜集、整理、研究蒙古族民間文學多年,結識了很多民間歌手和說唱藝人,得知了很多關于成吉思汗的傳說。在后續的創作中,他從那些實地調研和材料整理中獲益良多,這直接影響到了他的敘事和抒情。的確,較之書面化的歷史,口傳性質的民間文學中蘊含了生動活潑的民族文化記憶,從這種記憶中書寫出來的敘事作品更加接近蒙古族的語言習慣和敘事傳統。讀者從《成吉思汗傳說》中可以看出,較之于其他蒙古族作家的相同題材作品,蘇赫巴魯的語言更加干凈、簡潔和爽利。他將韻散兩種文體進行結合,帶有蒙古族語言的節奏、語調和質感。這種語言風格的形成,無疑得益于蘇赫巴魯對蒙古族口語文學進行的書面轉化。

    民族文化記憶是少數民族作家文學的靈感來源。彝族青年作家英布草心對民族文化記憶的使用是他創作的主要特色。英布草心筆耕不輟,除了一些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外,他的創作集中在帶有神話色彩的民族歷史中,先后出版了《瑪庵夢》《洛科的王》《虛野》《第三世界》等作品。不同于“正史”的風格,英布草心的作品雖然大多聚焦于彝族的英雄人物,卻帶有寓言感和玄幻感,體現了他狂野的歷史想象力。英布草心的寫作有將歷史神秘化的傾向,在他的筆下,英雄人物的傳記混合個體的創造、歷史材料和傳說材料。借由主人公們經歷的事件和行動的軌跡,英布草心連結起英雄、神靈和山林,用小說的方式書寫了民族的集體記憶。他的小說語言高度風格化,這或許與他最初的詩人身份密切相關。當他用詩性的語言書寫小說時,我們會發現他的小說充滿了詭秘的符號性和浪漫的迷狂氣息。彝族的確是一個出詩人的民族,英布草心以詩歌的語言寫小說,向民族文化記憶做了一次次復魅與招魂的嘗試。英布草心是畢摩的后代,在彝族傳統中畢摩是民族文化最忠誠的保存者和守護者,他繼承了畢摩的精神,用小說的形式傳承民族的文化記憶。

    少數民族的文化記憶蘊藏在民族和民間文化之中,它召喚著作家去尋找和發現。這種尋找和發現甚至會改變作家的創作路徑,促使他們進行創作上的轉向。鄂溫克族作家烏熱爾圖和裕固族作家鐵穆爾就是如此。烏熱爾圖最早在1980年代以森林題材的小說和獵人形象的塑造出名,但是在1993年之后,他逐漸轉型從事非虛構的散文寫作,其后更轉向對鄂溫克歷史材料的整理和重構。隨著創作的發展,他從文學走向了歷史,從虛構走向了非虛構。鐵穆爾的創作心路與烏熱爾圖相似,他早期以虛構創作出道,但逐漸轉向本民族歷史的探尋,出版了《裕固民族堯熬爾千年史》。這本書大量采用民間歷史材料,敘述了裕固族從先民開始輾轉離散的民族史。細看此書,會發現這本書的結構和寫作形式不太“文學”,反而更像是以時間線索勾勒的一部民族歷史著作。或許是因為搶救本民族民間材料和傳承民族文化記憶的急迫感,才使得兩位作家不約而同地在1990年代走向了非虛構和歷史書寫的道路。

    從前述的案例中可以得知,少數民族的文化記憶是一口深井,能夠為當代民族作家文學提供素材和靈感等文學營養。如果想要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的作品,少數民族作家就必須目光向下,回返民族文化記憶。唯有挖掘民族文化記憶的深井,折返本民族精神文化的深處,才能在大地和民眾中找到文學創作的根源所在。當然更重要的是,少數民族作家不能局限于民族文化記憶本身,而應該對其進行書面化和當代化的演繹,以更好地適應當代文學的發展語境。各民族的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各民族作家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利于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對話和連結,從而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里構造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園,以文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系海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人精品video黑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看SSS|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