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戲曲藝術花繁葉茂培植沃土
    來源:人民日報 | 傅謹  2022年07月07日08:47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秦腔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在西北地區深受大眾喜愛,有悠久的歷史脈絡和豐厚的歷史積淀。來自西北5個省區33個劇團的名家新秀獻上70余臺秦腔大戲,10天內10萬觀眾現場觀看,1400萬網友收看直播……近日,由中國戲劇家協會、陜西省文聯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以下簡稱“藝術節”),讓戲迷過足戲癮。

    本屆藝術節既是文藝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戲曲藝術的人民立場,也是戲曲藝術守正創新的有益探索。一些優秀作品讓人眼前一亮,為秦腔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累經驗。

    以秦腔為主體

    演出劇目豐富多元

    戲曲發展到明朝中葉,昆曲與北方梆子戲的鼻祖秦腔形成。從此,秦腔這種雄健、激越、高亢、富含情感張力的戲曲在西北這塊土地獲得長久生命力,成為當地人情事理的藝術表達,并成為破解戲曲生命密碼的代表劇種之一。

    綜觀本屆藝術節,一是劇目豐富多元,二是表演形式多樣。既有優秀折子戲專場,也有新劇目和傳統戲。新編歷史劇中,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的《詩圣杜甫》和寶雞市戲曲劇院的秦腔《祥云樓》,獲得較高評價。前者努力運用傳統唱腔,在舞臺上塑造憂國憂民的人物形象,將行當程式與人物情感融于一體。后者取材于《呂氏春秋》,該劇40多年前下鄉演出時就場場爆滿,此次重排后,全劇藝術形象更加飽滿,節奏波瀾起伏。新編的現實題材劇目也綻放光彩。西寧藝術劇院創排的秦腔現代戲《湟水河畔》,講述湟水河畔白石村黨支部書記郭秀華和駐村工作隊隊長祁琴共同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劇中加入了“花兒”的傳統音樂元素,民歌的優美旋律為該劇增色不少。

    本屆藝術節提出“大秦腔”概念,即以秦腔為主體,包括與秦腔相關的其他一些劇種在內,共同參加展演。陜西富平縣阿宮劇團的新編現代戲《紅梢林》和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的新編碗碗腔《驕楊之戀》就是如此。阿宮腔的古樸典雅和碗碗腔的細膩委婉,既與秦腔形成風格差異,又讓大眾對西北文化的豐富內涵產生更加具體全面的感知。兩個劇目分別由梅花獎得主、秦腔表演藝術家齊愛云和李梅主演。齊愛云曾在舞臺上塑造了眾多古典青衣和刀馬旦形象。《紅梢林》是現代戲,阿宮腔和秦腔兩個版本,需要保留各自的戲曲特點,演員表演起來殊為不易。導演查明哲和編劇王建平合作的《驕楊之戀》,通過散文式結構、詩意呈現,讓碗碗腔這一地方劇種有了新表達?!岸让贰钡弥骼蠲非厍弧⑼胪肭慌c眉戶皆能唱能演,淺吟低唱張弛有度,角色的完成度較高。

    秦腔的傳統劇目多,雅俗共賞的折子戲多,新中國成立后“推陳出新”加工整理的劇目多。比如,《三滴血》《趙氏孤兒》等常演不衰?!肚貥前浮贰对S鐵堂》等劇目在觀眾中早有一定口碑,又經重新打磨,也是本屆藝術節的重要收獲。

    “戲無技不驚人”

    體現秦腔藝術蓬勃發展生態

    戲劇節和藝術節始終是推動戲曲藝術發展的重要形式。戲劇節的功能和定位,在不同時代有一定差異性。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開啟了全國范圍內各戲曲劇種交流演出的新模式。20世紀60年代,全國各地分大區或分省舉辦的現代戲會演,各劇種劇團共同參與的大型演出活動,促進了戲曲的跨地域交流傳播。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類戲劇節和藝術節突出評獎環節,會演在扶持戲曲生存發展方面的作用愈發顯著。會演及評獎有利于激發戲曲藝術從業者的榮譽感和積極性,提升各級政府扶持戲曲藝術的熱情,但如何尋找交匯點,將專家標準與大眾審美相統一,是藝術節遴選劇目、風格定位面臨的新課題。本屆藝術節在這方面的實踐,值得借鑒。

    從藝術節開幕演出的西安易俗社《三滴血》到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的上下本《貍貓換太子》,從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穆桂英大破洪州》到陜西省周至縣劇團的《楊門女將》、西安市豫劇團的《秦豫情》、烏魯木齊市秦劇團的《鍘刀下的紅梅》等,本屆藝術節的劇目展演,體現了秦腔藝術蓬勃的發展生態。有著百年歷史的西安易俗社代表著在城市中不斷吸引年輕人的老字號傳奇,陜西省周至縣劇團則是在一年幾百場進村演出中不斷壯大的民間力量。

    秦腔傳統深厚,諸多絕技賦予其強大的藝術表現力,是其常演不衰的重要原因。藝術節上,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的《貍貓換太子》深得觀眾好評,就是由于劇中高超的表演技巧。通過精彩演技表現戲劇沖突,是秦腔的藝術積淀與美學特色?!皯驘o技不驚人”。了解并滿足觀眾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戲劇表達的需求,保持并提高秦腔的技術水平,是當下秦腔藝術發展的重要命題。

    由于演出劇目形態多樣且代表了當下秦腔藝術的最高水平,本屆藝術節多數場次觀眾爆滿,直觀地說明了藝術節集傳統戲、新編古裝戲和現代戲于一體的劇目遴選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觀眾的期待。

    觀眾深度參與

    拉近戲曲與大眾的關系

    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每個戲曲劇種,都代表著一種情感、一種態度、一種智慧。人們喜愛秦腔,西北各地有許多群眾自發組織的“自樂班”,他們喜歡唱戲演戲,是秦腔的鐵桿觀眾。

    本屆藝術節期間,“戲迷群英匯”每天舉辦,“名團進校園”活動有聲有色。除各劇院演出外,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每晚都有各地秦腔劇團與戲迷的交流互動。在西安市永寧門環城公園,每天下午都有梅花獎藝術家走進戲迷群眾的活動。藝術節還采用“線上+線下”的演出模式,以“動漫+搖滾+秦腔”的互聯網傳播新思路,打造虛擬推薦官“秦筱雅”,拉近了秦腔藝術與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距離。這些活動產生的社會效益,是無形的,也是長久的。

    更多觀眾的關注與喜愛,是戲曲傳承創新的巨大動力。戲曲藝術之所以千百年來深入人心,正是由于觀眾在欣賞演出的同時有強烈的參與熱情。戲迷票友的業余演出既是戲曲傳播的重要方式,又是培養新一代戲曲觀眾的極佳途徑。優秀的表演藝術家積極參與這些戲迷票友的活動,更是激發普通觀眾興趣的渠道。它能有效地將藝術家拉出個人的小天地,從更加廣泛的生活空間接受滋養。

    戲曲藝術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出人才、出作品,在于反反復復的演出實踐。期待各地戲劇藝術節能夠建立戲曲藝術與大眾的緊密聯系,為戲曲藝術花繁葉茂培植沃土,為時代創作出更多立得住、留得下、傳得開的高峰之作。

    (作者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 www.999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精品国产三上悠亚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91成人精品视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