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燕壘生:憶榕樹
    來源:網文新觀察(微信公眾號) | 燕壘生  2021年07月22日09:22
    關鍵詞:榕樹下

    十三四歲時,第一次開始在紙上戰戰兢兢地寫下一些分行的文字,自詡為“詩”的時候,我夢想著這些文字有一天能夠變成鉛字。然而在漫長的少年時代,僅有的一次投稿失利使我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但寫字的愛好卻沒有改變。于是我在紙上涂鴉,從中學時代,到大學,再到工作,都當成自珍的敝帚,從不給旁人一觀——直到上個世紀末網絡時代的來臨。

    大約在1996年吧,第一次接觸到網絡,就想起這個已經快要淡忘的夢了。那時才發現,原來除了鉛字以外,文字還能在網絡上出現。于是重拾舊夢,也為了練習打字,開始把一些過去的文章錄入電腦,發布網上。在那個還在用調制解調器的年代,要把一篇文字發上網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當得到一些人的正面回應時,那種欣喜誠南面王不易,于是勁頭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接到了一個署名AVA的私信,說她是榕樹下網站的編輯,看到了我寫了不少東西,質量都很可以,邀請我去榕樹下發文。

    世紀之交,網絡還屬于草莽時期。在當時愛寫點文字的人心目中,文學網站有“兩棵樹”,一棵是橄欖樹,另一棵就是榕樹下。與專門發新詩的橄欖樹相比,榕樹下要包容得多,任何題材都有,新舊體詩,散文,小說,雜文,劇本……更特別的一點是榕樹下網站是有編輯把關的,這就使得能夠出現在網站上的文字,都具有起碼的水準。

    在之前,我一直在網易的論壇和天涯社區活動,接到了AVA的信后,真有種類似蒙主恩寵,成為天選之民的榮耀,忙不迭地把幾篇舊文都發了上去。當時榕樹下有個每周精選,結果第一篇開始就進入了每周精選,使得我的勁頭越來越大。很快,以前所寫的舊文都發完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寫作。只不過與以往不同,現在不再寫在紙上,而是直接寫在了電腦上。

    很多年以前,許多回顧性文章都把這一時期作為中國網絡文學的開創期。平心而論,這時候的網絡文學,其實與紙質媒體上發表的作品沒什么不同,唯一的區別就是平均質量。雖然榕樹下有編輯把關,但那個時候的創作者已經開始了井噴式的碼字行動,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篇文字投到網站來,招再多的編輯也無法保證所有文字的質量,自然出現在網站里的文章不可避免地泥沙俱下。然而不論怎么說,那是一個短暫的理想年代,因為寫作純粹是由興趣出發。發表在網站上并沒有稿費,反而要消耗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以及花自己的網費。在那個尚沒有寬帶,只能通過撥號上網的年代,上網也是件奢侈的事,所以我也養成了上網后就把感興趣的文章拷下來,然后斷網慢慢看的習慣。當時有個“上網沖浪”的俗語,就十分形象地說明了這種行為。所謂沖浪,不僅是接受海量信息的沖擊,更重要的是節省網費。

    大約在榕樹下發了大半年的文,到了2000年年底,又接到了一封郵件,說榕樹下網站舉行第二屆網絡文學大賽,我的一個短篇小說獲得了最佳小說獎,“有2000元獎金”。這個現在看起來有點寒酸的數字,那時候卻相當誘人,而這也相當于我所寫的東西平生第一次得到了承認。于是自然欣喜若狂地同意了參加頒獎典禮的邀請,在2001年的年初坐了近三小時綠皮火車來到上海,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來到榕樹下的辦公場所。

    圖片

    榕樹下的前身是美籍華人朱威廉所辦的一個個人網站。在那個年代,我也很難理解怎么能辦到如此龐大的規模,以及如何盈利。但在參觀時看到榕樹下辦公室里那棵撐天柱地的標志性榕樹時(當然只是模型,并不是真樹),心里仍然帶著激動。而第一次與榕樹下的一些一直在網上聯系的編輯見面,也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榕樹下的第一屆網絡文學大賽舉行時,影響力并不算大。但這個第二屆,一下提高了規格。當時榕樹下與上海作家陳村關系密切,第二屆大賽時,也邀請了很多傳統作家前來頒獎。包括余華、阿城、馬原諸位,我記得頒獎的就是馬原先生。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這么多以前只讀過作品的著名作家,而我也平生第一次,拿了個本子找這些作家簽字。

    原來,我也已經如此深度地進入到時髦的網絡文學中去了。

    時隔二十年,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然而到底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我還是有些迷惘。因為那時我已經參加工作了,所以覺得理想主義的火苗總需要現實的燃料,而榕樹下在熊熊燃燒的時候,卻讓我看不到繼續如此如火如荼的底氣。只不過那時并沒有想太多,只覺得這樣的機會,給了像我這樣熱愛寫作,卻又缺乏機會的人絕大的信心,也有熱情繼續寫下去。不過這個疑問總是還在,所以我抽空問了問相熟的編輯,說榕樹下如何盈利。編輯告訴我,榕樹下也正在探索中,目前是編選書籍,以及向外投稿,逐步變現。

    那個時候看起來,這應該是一條最可能成功的康莊大道了。當時雜志進入了最后的一個狂歡季,大量新雜志出現在市面上,也確實需要大量的稿源,我接到雜志的邀請寫稿也正是這個時候。所以,當榕樹下第三屆網絡文學大賽開始后,我只能主動退出,因為入選作品都不能是發表過的,而我入選的已經發表了。同時,新時期的人們已經有點厭倦過去的題材與寫法了,總希望能讀到一些新的東西,所以看起來一切都是那么地順理成章:作者創作作品,編輯選編作品,然后發表。周而復始,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影響力擴大后就有廣告收入,最終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然而,寒冬來得比預計的還要快。雖然榕樹下的聲勢一如既往,但時不時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先是有編輯私自拿作品出去發表,卻將稿酬吞沒了,再就是因為缺乏資金,當第三屆網絡文學大賽磕磕絆絆地舉行后,第四屆遲遲沒有消息。而我那時也轉向為雜志寫稿,在榕樹下的無償寫作自然也就相應變少了。雖然時不時還會回去看看,但也看得出,不論是投稿者還是閱讀量,都有明顯的減少趨勢。然后,就是榕樹下傳出了出售給貝塔思曼的消息。

    這是2002年,距離我參觀榕樹下時熱火朝天的景象還不到兩年。隨后就是每況愈下,幾年后貝塔思曼也把網站賣了,再隨后就是一蹶不振,直至最后消亡。

    風息浪止后的今天,回顧榕樹下一路的榮耀與坎坷,更令人感慨。不能否認榕樹下的失敗是理念上的失誤,但更不能否認榕樹下培養了一大批如我一般至今還在寫作的愛好者。正是這個網站,給了我最初的信心,點燃起寫作的熱情。即使并沒有一個最終的happy ending,但那段曾經留下的印痕卻是永遠都無法抹去。即使今天網絡文學的現狀證明了草根化才是成功之途,但回頭看時,當時呈現出的那種百花齊放的狀態,可能離“文學”二字更加近一些。

    “愉快的時光,你在我身旁,真摯的心靈,如花般清香,夢想的翅膀,盡情飛翔。讓我們一起飛翔。”

    這是二十年前參觀榕樹下網站時,聽那些編輯唱的一首歌。據說是根據張學友的《留住好時光》填詞的,當時大概作為榕樹下的站歌了。

    那是一個精英化寫作不斷嘗試成功的時代,同時也是個充滿了理想的天真時代。

    許多年后的今天,在回憶榕樹下網站時,我會做出這樣一個遲到的判斷。無論如何,榕樹下已經在網絡中消失了,但它留下的印跡卻永遠都會存在。甚至,再過許多年后,在我的彌留之際,當問起我這一生有什么值得追憶的事時,我會說,很久很久以前,有過那么一個充滿了理想與熱情的年代,有那么一個網站……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91精品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国产人成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青娱分类视频精品免费2|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不卡在线电影|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