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_国产剧情精品在线_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_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港澳文學文化及其研究七十年
來源:文藝報 | 凌逾  2019年11月29日08:25

自1949年以來,港澳文學蓬勃發(fā)展。兩者地處嶺南,毗鄰廣東,面向太平洋,都是毗鄰大陸的島嶼,都以粵語為主要方言,保留了濃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港澳都是海港城,擁有海上絲路的海島版圖與多元混血的文化底蘊。海上絲路自秦漢到三國至隋朝,繁榮于唐宋,轉(zhuǎn)變于明清。中國海岸線長達1.8萬公里,移民從江浙南遷到福建、廣東、港澳。港澳因開埠早而成為世界商貿(mào)中繼站,分別被英國和葡萄牙強租,澳門被占446年,香港被占156年。澳門發(fā)展出“澳門─長崎、澳門─果阿─里斯本、澳門─馬尼拉─墨西哥”貿(mào)易圈,香港則發(fā)展出“穗(羊城)—港(香港)—暹(泰國)—叻(新加坡)”貿(mào)易圈。華洋共處,中西合璧,文化混血,得天時地利之先,發(fā)展成為海上交通大口岸。港澳有海洋文化傳統(tǒng),彪悍的漁民作風,崇拜媽祖海神,方言的相通流傳,日益有開放氣質(zhì)、國際化特色。船是海港城的重要符碼,從16世紀起船成為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工具。船在海洋漂浮,自給自足,探險獵奇,獵取異國珍寶,拓展疆土海域。船是想象力的倉庫,海洋文化精神強調(diào)冒險進取,敢于嘗鮮、謀求突破。

澳門開埠比香港早兩三百年,環(huán)球海洋貿(mào)易史更為悠久。澳門每個地名背后都藏著可圈可點的故事:香山澳、Macau、濠鏡、濠鏡澳、濠江、鏡江、馬交、澳門街等。近500年來,澳門無重大戰(zhàn)爭,中葡基本算和平共處,成為中西文化交匯的要沖,但主體仍是中華文化,媽祖閣與大三巴并置,華人與葡人共處,儒道釋與基督教四方對話。香港自20世紀起成就輝煌,60年代經(jīng)過工業(yè)化階段,從轉(zhuǎn)口貿(mào)易港轉(zhuǎn)身為輕紡工業(yè)制造中心,發(fā)展成經(jīng)濟多元化的國際城市,亞太地區(qū)金融、貿(mào)易、航運、旅游、信息五大中心,上世紀80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港澳都是東西方文明交匯、世界型土地與海洋融合的典范城市。

如何界定港澳作家?港澳都是移民城市,人員、權力、文化多元流動。香港主要有三次人口南下潮:清末來到的多是客家人;20世紀之交很多潮州人扎堆長洲島;20世紀中期以上海移民為主,走向工業(yè)化,從傳統(tǒng)貿(mào)易轉(zhuǎn)口港轉(zhuǎn)向為遠東出口加工中心;1980年代發(fā)展為國際金融中心;21世紀初,港澳人才引進,又涌起一波南下潮。2014年香港人口突破726萬,人口密度世界第三。隨著全球化發(fā)展,遷徙、移民、離散已成為人類生活的常態(tài),以區(qū)域界定一個作家,往往會產(chǎn)生兼容或混亂的現(xiàn)象。如施叔青成長并成名于臺灣,在香港生活多年后又搬離,但其重要作品都再現(xiàn)香港,所以她也是香港作家。嚴格來說,在公認的香港作家中,他們的生命經(jīng)驗和文學經(jīng)驗其實超越了香港,像金庸、徐速、劉以鬯、西西、亦舒等,都在香港以外就積累了文學靈感。大致說來,主要居住地以港澳為主,或作品以港澳為主要再現(xiàn)對象,那么,這些作家都可以界定為香港、澳門作家。

百多年來,香港成為各地文人薈萃之地:魯迅、茅盾、蔡元培、夏衍、戴望舒、張愛玲、余光中等都曾路過、居停過,盧瑋鑾教授的《香港文學散步》認為,葉靈鳳、劉以鬯、金庸、西西、陶然等來了就不再離去,幾十年廝守;更有土生土長在港扎根的作家,都用文字細述了港島不同時代的印記與變遷。香港文學名家燦若星辰,若按時間排排坐,大體可分為三代,呈現(xiàn)出鮮明的代際特征,各有所長。

一是老一輩作家,生于1911-1949年間,文學創(chuàng)作活躍于20世紀中葉,多善于根植傳統(tǒng),弘揚傳統(tǒng)。如劉以鬯、侶倫、鷗外鷗、舒巷城、黃谷柳、葉靈鳳、徐訏、金庸、梁羽生、西西、陶然、梅子、古龍、倪匡、亦舒、也斯、董橋、施叔青、小思、潘耀明等。其中,劉以鬯是香港現(xiàn)代派的開山始祖,主要進行敘事實驗的嘗新。金庸、梁羽生開拓新武俠小說,俘虜了全球幾代華人。

二是中生代作家,大體生于1950-1970年間,多善于在化中、化西之間找到平衡之道。如李碧華、黃碧云、梁鳳儀、王良和、周蜜蜜、鐘曉陽、張小嫻、董啟章、潘國靈、黃燦然、蔡益懷等。其中,李碧華開拓新言情小說,善寫輪回故事,言情說愛,春秋筆法。梁鳳儀拓展財經(jīng)商業(yè)小說。黃碧云敢愛敢恨敢寫,從暴烈到溫柔到淡靜,自成一格。

三是新生代作家,大體為“70后”“80后”“90后”,生長于和平年代,中西文化水乳交融地滲透,具有香港本土意識。葛亮、韓麗珠、謝曉虹、周潔茹等。武俠讀者多為“70后”“80后”;“90后”“00后”多上網(wǎng)沖浪、玩電子類游戲,為網(wǎng)絡文學受眾主力軍。葛亮的長篇《北鳶》激活傳統(tǒng)文化符號,復現(xiàn)古典文學的雅致神韻,精雕細刻,重揚孟子的儒家家族倫理文化精髓,同時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讓雅文傳統(tǒng)、史傳傳統(tǒng)、五四新文化傳統(tǒng)、儒商傳統(tǒng)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老中青三代作家形成了傳幫帶,跨界創(chuàng)意根脈深厚,從敘事形式的探索,轉(zhuǎn)向哲思內(nèi)容的凝練升華。幾代人的心血匯聚成香港獨特的文學與文化。香港不少作家成就之高,在整個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都足以稱得上大家。

發(fā)展中的港澳文學

越是進入新世紀,港澳文學獲獎越多,群體越廣。“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2001年創(chuàng)辦,獎金一萬美元,兩年一評。西西是香港的獲獎作家代表。“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由香港浸會大學2005年創(chuàng)立,設獎金30萬港元,兩年一評,2014年第五屆黃碧云《烈佬傳》奪魁,香港實現(xiàn)零的突破。

1993年,澳門文學獎由澳門基金會、澳門筆會創(chuàng)設,每兩年一屆,如2014年第十屆獲獎作品有:小說組冠軍為梅仲明《逐夢者的天空》;亞軍為何貞《奔月》;季軍為李宇樑《失物24小時》;散文組冠軍為郭妙瑜《二百八十天》;亞軍為呂志鵬《流浪在澳》;季軍為譚健鍬《康寧之夜》。新詩組冠軍:袁紹珊《好人沈德的圣域游記》;亞軍為陳德錦《帶位員》;季軍為盧杰樺《忍法帖》;戲劇組冠軍為葉玉君《決定·性》;亞軍為黃詠芝《流言風暴》;季軍為王智豪《情定DNA》。有學者開始關注華文界的獲獎作家作品研究,如陳少華的《多元與共融:澳門文學形象的主體形塑——以1995-2005年澳門文學獎作品為例》。自2005年起,澳門開始舉辦“書香文化節(jié)──兩岸四地(澳門)書展”春、秋兩季,主辦單位為澳門出版協(xié)會。“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評獎”是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獎項,自2004年至2012年已舉辦至第三屆,文史類獲獎者有饒芃子、陳少華、朱壽桐、湯開建、呂志鵬等。

掃視近年來的作品,既可以縱覽港澳文學精品,讓人迅速獲得整體印象;也可以使人去除偏見,港澳文學并非只有言情和武俠,而是有新奇開放的人物故事,好看有趣的有情世界,從社會人生內(nèi)涵的開掘,到藝術風格的探索、文學語言的實驗層面均多有新創(chuàng)意。港澳文學具有城市性、開放性、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性、多元性,呈現(xiàn)出獨特的地域文學景觀。但是,內(nèi)地出版港澳文學單行本,出得較多的是金庸、劉以鬯、陶然、李碧華、亦舒、岑凱倫、張小嫻等作家作品,還有不少重要作家作品較少在內(nèi)地出版,內(nèi)地讀者對于港澳作家的認識還是有限的,因此,大力推進港澳文學的出版和研究很有必要。進入新世紀后,內(nèi)地不僅開始大量出版港澳文學作品的簡體字版,文學界的溝通交流日益多元。

“港風”與城市文學

香港作家特別擅長書寫城市文學。老一輩多深得新感覺派文學精髓,熱衷描寫都市世相,慣于將故事背景設置在電影院、跳舞場、咖啡店等,進而省察人物的內(nèi)心意識,順應現(xiàn)代主義文學向內(nèi)轉(zhuǎn)的潮流。中青年作家多以國際視野觀照香港這座大都市,對城市感悟切身體己。香港作家對城市多持省思心態(tài),相對于作為自然象征的農(nóng)村田園,文明的都市被視為物欲的、擁擠的、污穢的,壓抑人性和破壞生態(tài)的場所;多塑造游離于都市邊緣的漂泊者形象,如《酒徒》《地的門》等學者型小說。香港作家雕琢香港十八區(qū)空間各有拿手好戲。如張愛玲寫淺水灣,西西寫土瓜灣、舒巷城,葉輝寫筲箕灣、西灣河,李碧華寫石塘咀,王良和寫大埔,小思寫灣仔,胡燕青寫隧道巴士,也斯以系列街道詩、飲食詩雕刻形象香港;董啟章編撰“V城、永盛街”,爬梳百年香港地圖,以地志史作文學實驗;余光中、黃國彬、黃維樑、梁錫華等成就沙田派學者詩文。香港導演也為城市空間增色,如許鞍華《瘋劫》取景西環(huán),《撞到正》取景長洲,《女人四十》在大埔等。

內(nèi)地改革開放伊始,香港成為“潮”的代言城市,港味“忽如一夜東風來”:喇叭褲、牛仔褲、長頭發(fā)、蛤蟆鏡、錄音機、粵語流行曲、武俠片、警匪片、影視明星照、高樓大廈、街招等。對美國人而言,港味則多指李小龍、武俠電影等。對內(nèi)地人而言,香港一度是新潮文化生產(chǎn)基地,引領潮流,傳遍全國。內(nèi)地民眾被港味港風影響:房產(chǎn)樓花、生意廠房、金融策劃、時裝時尚、流行音樂、影視劇、長篇連載小說……各類跨界創(chuàng)意叢生,超越藝術、科技、學科的界限,在改革開放后幾十年,一時引領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之潮。

港澳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文藝,具有包容同構(gòu)性。港澳海納百川、文化多元、中西交匯,既有原生文化,也有移民文化。既受嶺南文化影響,即原生于五嶺之南的百越先民,在秦漢后接受中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漢民族文化的區(qū)域文化類型,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西化的外表下又有一顆中華傳統(tǒng)的心。香港文化混血,陸地文化與海洋文化互融,爆發(fā)出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氣場,跨界創(chuàng)意是活力之源。

香港文學研究態(tài)勢蓬勃

趙稀方教授是內(nèi)地研究香港文學領域的知名學者。1995-1998年他跟隨導師楊義教授完成博士論文《小說香港》,2003年入選三聯(lián)·哈佛燕京學術叢書出版,獲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優(yōu)秀學術成果獎。《小說香港》代表了新一代學術研究的新角度、新理論、新思路,指出小說和歷史文本關于香港的敘述想象彰顯出三種意識形態(tài)在場方式:一是英國對香港的歷史敘述,從早期的種族歧視,到20世紀轉(zhuǎn)變?yōu)轶w面的輸入文明的現(xiàn)代性啟蒙事業(yè);二是祖國對香港的歷史敘述,如聞一多《七子之歌》以中原心態(tài)想象,發(fā)出受凌辱的呼救;三是本土敘述,40年代末有侶倫《窮巷》、黃谷柳《蝦球傳》,60年代有舒巷城《太陽下山了》,70年代有西西《我城》,體現(xiàn)出自豪的香港都市認同意識,80年代隨著中英談判日漸明朗,出現(xiàn)不少重構(gòu)香港歷史的懷舊之作,如李碧華《胭脂扣》寫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黃碧云《失城》寫人物懷著失城的痛楚,忍受著生命的殘暴和世界的荒謬;也斯《煩惱娃娃的旅程》在歐洲、北美洲的參差對照中書寫香港。《小說香港》跳出已有研究的話語窠臼,不再是史料論、年代論、作家論,首創(chuàng)從后殖民理論角度切入研究香港小說,運用西方理論而不隔,論述建構(gòu)香港想象的多路視角,以“歷史敘述、文化身份、都市經(jīng)驗”作為切入視角,既有理論論證分析,也有細致的文本解讀,個人見解突出。

內(nèi)地的香港文學研究蓬勃發(fā)展,重要研究論著有不少。劉登翰教授橫跨臺港澳三地,主編《香港文學史》《臺灣文學史》《澳門文學概觀》。1999年《香港文學史》洋洋灑灑59萬字,蔚為大觀,全面豐富,從香港開埠一直論述到1997年前后的最新創(chuàng)作,不管是都市與鄉(xiāng)土、通俗與嚴肅、南來與本土,還是現(xiàn)代與現(xiàn)實創(chuàng)作,各種文類都有論述,既含括詩歌、散文、小說體裁研究,還總結(jié)了重要文學批評家的研究。這些文學史逐一分析各路作家,既論劉以鬯、西西、也斯、金庸、陶然等名家,也論杰克社會小說,三蘇經(jīng)濟小說,李輝英鄉(xiāng)情小說,海辛、金依、張君默、陳浩泉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倪匡科幻小說,嚴沁、林燕妮、西茜凰、張小嫻的言情小說,鐘玲、陳寶珍的女性小說,梁鳳儀現(xiàn)象,梁錫華校園小說,金兆傷痕小說,陳娟傳奇小說等。

2013年,曹惠民教授將2000年版《臺港澳文學教程》修訂為《臺港澳文學教程新編》,采用史論與作家作品論結(jié)合的闡釋型模式,以史帶論,學術性與應用性結(jié)合,論述作家數(shù)量首屈一指。該書將治學融于治史,結(jié)合臺港澳文學特性,以“人本”攜“文本”,以檢索式目錄構(gòu)筑史學版圖,逐一排列137位作家,用短句概括,重視文本細讀,對作家代表作或介紹梗概,或呈現(xiàn)原文本的精彩語句,多元并舉,具有前瞻史觀。

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花城出版社推出黃萬華教授的《百年香港文學史》,研究19世紀末期以來香港百年文壇歷史。丁京一認為此書呈現(xiàn)出當代文學史的一種寫作新范式,能夠破除“邊緣”,回歸到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中,且能夠尊重文學與歷史 。李鈞贊揚該書具有“‘中國文學——華文文學——世界文學’的坐標體系和研究視野”,能夠超越地域、時間、意識形態(tài)的界限,具有縱深廣闊的學術維度。

港澳臺地區(qū)也出版了不少香港文學研究論著,如黃維樑的《香港文學初探》《香港文學再探》,盧瑋鑾的《香港文縱》,羅孚的《南斗文星高》,王賡武的《香港史新編》,陳炳良的《香港文學探賞》,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主編的《追跡香港文學》,羅貴祥的《大眾文化與香港》,黃康顯的《香港文學的發(fā)展與評價》,王一桃的《香港文學評析》,東瑞的《我看香港文學》,蔡益懷的《港人敘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說中的“香港形象”與敘事范式》等。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書系由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陳國球院長主持,歷經(jīng)5年編篡,于2014、2015年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3輯12卷以體裁劃分。大系特設“舊體文學、通俗文學、兒童文學”三卷,很能體現(xiàn)香港文學特色:傳統(tǒng)文學沒有偏廢,守住了根,傳統(tǒng)文學的根脈未斷;通俗文學和兒童文學蓬勃發(fā)展,市民文化和孩童文化未被忽略,而是雅俗共賞,齊頭并進。大陸文學曾被切斷的傳統(tǒng)文學之根,在香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民國時期興起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在香港也未曾沉寂,而得以延續(xù)拓展。香港接納各種思潮,在延續(xù)傳統(tǒng)中逐漸開始自己的文學進程。

澳門文學發(fā)展之現(xiàn)狀

澳門文學起于何時?2010年,楊義撰文《西學東漸四百年祭——從利瑪竇、〈四庫全書〉到上海世博會》將澳門文學的緣起推至1582年8月7日——明朝萬歷十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入澳門,象征著澳門文學史和西學東漸史源頭,乾隆欽定《四庫全書》收入利瑪竇存世中文著譯20多種選本如《乾坤體義》《測量法義》《幾何原本》等。1884年,鄭觀應退居澳門鄭家大屋,寫成《盛世危言》,提及當年利瑪竇東來,徐光啟舍宅為堂,有奏留其教之疏,徐氏60歲后實驗農(nóng)業(yè)寫成《農(nóng)政全書》。鄭觀應從商業(yè)富國理念出發(fā),主張“設博覽會以勵百工”,是從民族振興角度倡導上海辦世博會的第一人。澳門開埠近500年,史傳類書籍豐富,1751年印光任、張汝霖合著《澳門記略》。屈大均被譽為“廣東徐霞客”,在1686至1690年間多次居停澳門,1700年《廣東新語》提及澳門的地理形勢、奇風異俗、植物器物等。國外史家著述如1514年葡萄牙人皮雷斯著《東方志》記載濠鏡。龍思泰是瑞典駐中國首位總領事,居澳22年,英文著作《早期澳門史》指出澳門是中國領土。

澳門現(xiàn)當代重要作家詳見“澳門文學叢書”四批33卷,一位作家一部書,如李觀鼎、魯茂、林中英、陶里、寂然、穆凡中、穆欣欣等。澳門文學研究學人隊伍分布各地,研究重心在澳門本地和中國內(nèi)地的暨南大學。國內(nèi)以澳門文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8部,文學評論集20余部,澳門文學史3部,史料類整理3部,碩博論文24篇,知網(wǎng)收錄期刊論文近150篇。1983年6月30日,《澳門日報》文學副刊《鏡海》創(chuàng)刊,結(jié)束了以往澳門報紙只有綜合性文化副刊的歷史。《鏡海·發(fā)刊詞》大聲疾呼“澳門應該修建自己的文壇”,被看作是當代澳門文學系統(tǒng)、自覺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開始。

新世紀前后,緊扣澳門回歸母題,史傳類書籍蓬勃發(fā)展。1995年,葡萄牙施白蒂出版《澳門編年史》。1996年,杰弗里·岡恩寫成《澳門史1577-1999》,從全球角度研究澳門400多年的歷史,開篇就論述世界經(jīng)濟中的澳門,細剖對日貿(mào)易、馬尼拉貿(mào)易、地區(qū)貿(mào)易、外部競爭等議題;接著分析公民社會崛起、主權爭奪戰(zhàn)、食利經(jīng)濟等問題,然后論述戰(zhàn)爭風云中的澳門近代史,但甚少論及澳門的文化藝術發(fā)展狀況。1999年鄭彭年編寫《重放的蓮花——澳門開埠450年》,講軼事趣聞,寫通俗澳門史,從葡萄牙海上霸業(yè)起家,入澳經(jīng)商傳教,巧取豪奪華人財富和主權,講到明清兩朝與之斗法,苦力、鴉片貿(mào)易、不平等條約簽訂,講至革命時代的葡藩沒落之途。鄧開頌、吳志良、陸曉敏等主編《粵澳關系史》 ,以時為序,從葡人入據(jù)前后講到明清兩代,再到抗戰(zhàn)、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過渡時期的粵澳關系,論述廣東與澳門唇齒相依、相生相扶的關系。回歸10周年,粵澳兩地專家策劃編撰《濃情大三巴》,從澳人治澳、經(jīng)濟提速、旅游品牌、世遺文化、文教體育、社團文化、社會福利、一國兩制、未來發(fā)展等角度,再現(xiàn)澳門10年化蝶展風華。謝后和、鄧開頌著《澳門滄桑500年》分析澳門發(fā)展的三大動力:中葡政府對澳門政策、澳門民眾對澳門變革訴求、國際形勢變化對澳門的影響,論述中葡、陸澳、葡澳、粵澳、港澳五種關系。鄧開頌參編專著還有《澳門港史資料匯編(1553-1987)》《澳門歷史(1840-1949)》《中外學者論澳門歷史》《澳門史話》等書,其中《粵港澳近代關系史》獲1997年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澳門文化研究方面,1995年吳志良出版《澳門與中華歷史文化》,1998年湯開建出版《明清士大夫與澳門》,追溯與澳門有關的歷史文化與名人,1999年章文欽出版《澳門歷史文化》,2005年張國雄出版《澳門文化源流》。有關澳門掌故、民間文學、民俗學的研究也很豐富。澳門人黃德鴻寫《澳門掌故》,分民生,民俗、行業(yè)、廟宇教堂、街巷、史地、詩文與名士、難忘的日子等篇章,講述澳門衣食住行、自然景觀、民情風俗等,趣事如廣州話音注葡語、咸蝦醬、喳咋、馬交仔、鐺鐺佬、斬蛟龍、大碌竹、賣懶、行花市等。每篇短文以講古法寫作,如專欄文字,類于葉靈鳳《香港掌故》。粵港澳三地都講粵方言,因此掌故多有相通之處。李春滿編撰《讀懂澳門》,擷取了澳門人物、教堂、廟宇、節(jié)慶、美食等10類掌故。澳大利亞華裔學者譚達先《論港、澳、臺民間文學》分論香港的歌謠、諺語、曲藝說唱、民間故事、報刊評論、資料類等,澳門的傳說、民俗、風信、兒歌謠諺等。

親臨澳門現(xiàn)場,感悟歷史時間和地理空間、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6年趙鑫珊應澳門基金會之邀居澳兩月,深度考察歷史城區(qū)25處景點,以抒情詩文筆法寫成《澳門新魂》,可謂澳門時空行腳,一如小思的香港文學行腳,主講景點有教堂、寺廟、鄭家和盧家大屋、墳場、劇院、炮臺等。2009年王凡、劉東平《城變——澳門現(xiàn)場閱讀》以新聞紀實筆法寫澳門的歷史更替、時事政治、經(jīng)濟轉(zhuǎn)型、東西共融、建筑傳承、文化交流、社會百態(tài)。2009年12月,澳門基金會策劃并資助“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12卷,涵括社會、行政、政治、法律、基本法、經(jīng)濟、教育、語言翻譯、文學、文化藝術、歷史、綜合卷。錢乘旦2013年主編“全球史與澳門”叢書11部,有一本研究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三個法國人的澳門觀察,分析商人貢斯當、畫家博爾熱、貿(mào)易代表團秘書兼攝影師埃及爾留下的書信、日記、著述、繪畫、照片等歷史資料,記錄當時的澳門和廣州,闡釋東方與西方文化碰撞的錯綜復雜關系。

21世紀之交,澳門學(Macaology)蓬勃發(fā)展,以文獻檔案、文化遺產(chǎn)為基礎,以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探尋澳門模式與澳門精神。澳門大學致力于打造“澳門學”文化名片,2010年4月15日舉辦“首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論文集《澳門學引論》。2011年10月19―20日,第二屆在里斯本科技大學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40位學者參會,以澳門學文獻調(diào)查、實證研究為主要議題。第三屆于2012年11月14-16日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出版 《全球視野下的澳門學》,收集中英葡文的論文,搭建框架為:澳門學學科建設、宗教與文化、澳門與中外關系、中西文化交流、文獻、社會發(fā)展與文化變遷。澳門自回歸以來,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由地區(qū)性的小城一躍而為國際性特色城市。近30多年澳門文學在文學定位、文化觀照、土生文學、女性書寫、文學與副刊、詩歌研究、敘事學研究和都市想象等方面取得了成績,也展現(xiàn)出其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

港澳城市文化氣質(zhì)雖有西式元素,但思想觀念更偏向中式元素,鍛造出融合中西的半唐番美學,由此建構(gòu)出具有港澳特性的地域文化特質(zhì)。港澳人有點像“雞蛋人”,外、里、核三層不同,外表像中國人,過著看似很西式的生活,而骨子里又有著中國人的傳統(tǒng)與保守。研究港澳文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現(xiàn)中國新文化發(fā)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從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概念厘定出發(fā),省思港澳文學常見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以及符號背后的人倫觀念、傳統(tǒng)文化血脈與西方文化移植、動態(tài)發(fā)展脈絡、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轉(zhuǎn)型的意義等。如今港澳臺暨海外華文文學迅速發(fā)展,世界各地的華文文學呈現(xiàn)出新的創(chuàng)作視野和理念、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學版圖迅速擴張,已成為21世紀之交中國文學研究領域的新學術生長點,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研究隊伍日漸壯大,成果日益豐碩。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_国产剧情精品在线_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_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ul id="wsmey"></ul>
  • 麻豆91精品| 国产欧美 在线欧美|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浪潮 | 亚洲精品三级| 国内久久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欧美性猛片xxxx免费看久爱| 欧美刺激性大交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亚洲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白浆小说| 亚洲精品小视频| 亚洲高清自拍|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不卡99| 国产精品99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三级| 欧美精品在线极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欧洲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页自拍| 亚洲第一主播视频| 亚洲国产mv| 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免费| 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网站视频福利| 午夜一级久久| 久久国产手机看片| 久久久中精品2020中文| 久久综合中文|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莱园子| 国产精品美女999| 国产精品一级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主播在线| 亚洲大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 欧美在线网址| 免费亚洲电影在线| 欧美性一区二区| 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小黄鸭精品密入口导航|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国色天香|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永久网站| 美玉足脚交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亚洲亚洲精品三区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韩国| 欧美亚洲日本一区| 欧美成人69|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 欧美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日本亚洲韩国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免费|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国内|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va天堂亚洲国产| 正在播放亚洲| 麻豆九一精品爱看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 亚洲激情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伊人| 久久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黑人|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aa级大片欧美三级| 欧美激情va永久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高清| 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欧美视频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极品尤物av久久免费看|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网站软件| 亚洲精品色图| 欧美激情va永久在线播放| 黄网站色欧美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国产一二三精品| 亚洲视频axxx| 免费欧美视频| 亚洲日本欧美|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影院| 欧美精品一区三区| 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欧美欧美天天天天操|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秋霞| 开心色5月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99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片| 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视频 午夜欧美不卡在 | 欧美大片在线看免费观看| 亚洲福利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午夜一级在线看亚洲|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一区| 欧美区二区三区|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欧美在线二区| 亚洲电影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三区| 久久国产主播| 亚洲精品三级| 国产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二区在线| 小辣椒精品导航| 亚洲黄色有码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尤物| 久久综合色婷婷| 亚洲影音先锋| 亚洲经典在线看| 国产精品一卡| 欧美日韩成人综合天天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黄| 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夜夜大片| 欧美二区在线看| 香蕉成人久久|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欧美在线影院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中文|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欧美精品性视频| 老色鬼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成人av电影男同| 黄色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爽| 欧美在线短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亚洲电影观看| 含羞草久久爱69一区| 国产精品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人了人一|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欧美三级特黄| 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欧美伦理影院|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 久久久蜜桃精品 |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免费观看久久久4p| 欧美高清你懂得|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女同|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午夜国产一区99re久久| 性欧美超级视频|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牛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黑人| 欧美成人一区在线| 欧美日韩www| 国产精品影视天天线| 欧美激情第三页|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香蕉av福利精品导航|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美女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在线一区二区日韩| 欧美一区网站| 欧美高清视频|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香蕉五月婷在线| 99亚洲视频| 久久久久久综合|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