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族文學》漢文版2019年第7期|興安:仰望《蒙古秘史》博物館(節(jié)選)
    來源:《民族文學》漢文版2019年第7期 | 興安  2019年08月02日08:36

    鄂爾多斯,圣主成吉思汗的長眠之地。我來過這里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最早一次是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我作為《北京文學》的年輕編輯來這里組稿,結識了阿云嘎、肖亦農、烏力吉布林、張秉毅、高福廳(高福廳去年已經過世,年紀剛過五十)等幾位蒙古族和漢族的作家。那個年代的鄂爾多斯,煤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開采,也沒有現在已經聞名世界的康巴什新城,人們普遍的生活水平還沒有現在這么高。記得作家張秉毅請我到家里吃飯,煮的莜面還是從別人家借來的,做熟了吃進嘴里,竟然摻雜著沙子,無法下咽,讓我記憶猶新。后來又去過幾次,但幾乎都僅限在伊金霍洛和東勝,沒有進入真正的牧區(qū)。所以,我對鄂爾多斯的了解是有限的,也是片面的,感覺她得益于圣祖的特別關照,一夜之間暴富,街上豪車遍布,賺錢和花錢都如流水。直到2017年夏天,我在鄂爾多斯參加《草原》文學雜志的筆會,讓我徹底改變了印象。我去了鄂托克,一個處于荒漠草原之間的現代化小城,參觀了《蒙古秘史》博物館。

    我們知道,《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史籍,記述了蒙古族的起源以及成吉思汗先祖的譜系和他一生的輝煌業(yè)績,同時也記載了成吉思汗之子元太宗窩闊臺汗統治時代的歷史。《蒙古秘史》還是蒙古民族傳統與文化延續(xù)至今的重要載體,198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名著。

    我敬佩博物館設計和建造者的用心和眼光,尤其對其中的蒙古文書法和繪畫作品充滿了好奇。館內收藏了雙面皮雕《蒙古秘史》,漢白玉石刻《蒙古秘史》,紅木書型雕刻《成吉思汗箴言》,絲綢繡《蒙古秘史》,金盤檀木擺件《成吉思汗箴言》,陶瓷擺件《蒙古秘史》書法,橫幅掛件《黃金長卷圣主頌》,銀箔檀木擺件《蒙古秘史》,紅木雕折板《元朝秘史》等等,還有刻在駱駝腿骨上的蒙古文字,上下鑲包著銀制的雕花和吉祥紋,華貴而不失純樸,洋溢著濃郁的蒙古族游牧文明的氣息。這里還收集了蒙古國當代藝術家的五十幅細密畫,分別展現了《蒙古秘史》中的五十個經典場景。展館分為序廳、中央可汗廳、右一曲雕廳、右二書海廳、左一納忽廳、左二斡難廳以及伊金廣場等十九個展區(qū)組成,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收藏、展示、研究、閱讀、宣傳《蒙古秘史》為主旨的博物館。

    我最早讀《蒙古秘史》是在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聽父親說《蒙古秘史》是一本奇書,它是用漢字擬音拼寫的蒙古文,所謂“紐切其字,諧其聲音”(見《華夷譯語》,由明代火原潔、馬沙亦黑編纂的一部蒙漢對譯的辭書),即依據蒙古語的發(fā)音,用漢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書,所以這本書就真的成了一部奇書——不僅不懂漢語的人看不懂,懂漢語卻不會蒙古語的人也是讀著云里霧里。我讀的是道潤梯步的漢譯本,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因是文言文,且有大量的注釋,尤其里面的蒙古人名多是古代的舊譯法,閱讀起來比較拗口,但我依然花了一個暑假把這本書讀完了,并且記了幾十頁的筆記。我自小長在呼倫貝爾,距離祖先的發(fā)祥地斡難河(現為鄂嫩河)只有二百多公里,卻對蒙古族的歷史知之甚少。《蒙古秘史》終于為我打開了認識和了解自己民族的窗口,并引發(fā)了我對身份與族屬問題的思考,同時,也為自己身為蒙古族的一員而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我還驚奇地發(fā)現,小時候聽奶奶講的“阿闌豁阿五箭訓子”的故事正是出自《蒙古秘史》。阿闌豁阿是成吉思汗的世祖母,也是蒙古族歷史上著名的“三賢圣母”之首。書里這樣記載:她將五支箭分給五個兒子,讓他們折,很容易就折斷了。她又把五支箭合起來讓他們折,結果誰也折不斷。阿闌豁阿告訴他們:“汝等五子,皆出我一腹,脫如適之五箭,各自為一,誰亦易折如一箭乎!如彼束之箭,同一友和,誰易其如汝等何!”意思是說:你們五個兒子都是從我肚皮里生出來的,如果一個一個地分散開,就像一支箭會被任何人所擊敗;如果你們能同心協力,那就像合起來的箭一樣堅固,所向無敵。這是一個關于兄弟之間團結互助的訓誡寓言,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團結一致,攜手共進的生存與發(fā)展的保障。

    《蒙古秘史》還是一部優(yōu)秀的史詩性的文學作品,書中的韻文部分多達一千八百多行,包括民歌、諺語和詩篇等等,而“成吉思汗箴言”就有近百條。那些精彩的詩句,富有哲理的格言,是古代蒙古族歷史與文化,生活與智慧的結晶。蘇聯蒙古史學家符拉基米爾佐夫在《蒙古社會制度史》中曾寫道:“如果可以說在中世紀沒有一個民族像蒙古那樣吸引史學家們的注意,那么也應該記著任何一個游牧民族沒有保留下像《蒙古秘史》一書那樣具體表現了真正生活的紀念作品。”一般認為,蒙古族古典文學有三大高峰,即《江格爾》《格斯爾》和《蒙古秘史》。前兩個是以口頭文學的形式流傳下來,到了明清兩代才真正成書,有了手抄本和刻印本。而《蒙古秘史》早在1240年就已成書,那時元朝還沒有建立,并且它是以漢文的形式撰寫成書的,因為最早用蒙古文寫的原本已經失傳,至今也沒有找到。對此,曾經翻譯過《蒙古秘史》的蒙古國作家策·達木丁蘇榮就說過:“(古代)由于我們游牧的蒙古人沒有收藏東西的房子和器具,又經過多次的戰(zhàn)爭,所以書籍容易散失。”(見《蒙古秘史·導言》,青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版)由此也證明,經過近八百年歷史變遷,戰(zhàn)火和顛簸,《蒙古秘史》依然能夠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被我們現代人閱讀,該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我又聯想到了《蒙古秘史》博物館的建立。這是完全由當地地方政府和專家合作創(chuàng)意建設的以《蒙古秘史》為主題的博物館,這絕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經過鄂托克旗文聯主席敖云達來先生的引薦,我聯系上了內蒙古蒙古文書法協會副主席、鄂托克旗政協副主席、著名蒙古族書法家包金山先生,他作為蒙古文書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蒙古秘史》博物館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他親自負責這一重要的科研項目,創(chuàng)意、設計和建設,并親自為博物館書寫、制作和捐獻了13種形式的關于《蒙古秘史》的書法藝術作品,使這座被譽為“游牧文化的經典,世界名族的范例”的歷史性建筑,矗立于美麗雄渾的鄂爾多斯高原上。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看午夜精品理论片|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主播精品福利19禁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