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當下現實主義文學:書寫已發(fā)生并正在發(fā)生的巨大現實
    來源:《長篇小說選刊》2018年第5期 | 張麗軍  2018年10月15日11:57

    張麗軍(1972.12—),男,山東莒縣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第四批齊魯文化英才,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員,山東省簽約文藝評論家。迄今已出版《“樣板戲”在鄉(xiāng)土中國的接受美學研究》、《“當下現實主義”的文學研究》等著作6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報刊發(fā)表論文20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7項。獲得山東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9項。在20世紀鄉(xiāng)土文學研究、新世紀70后作家群研究、樣板戲研究等領域有著較大影響。

    什么是當代中國的現實?什么是當代中國文學的現實?

    當代中國最大的現實就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經發(fā)生并正在發(fā)生的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劇變。這種歷史性劇變,就是當代中國千千萬萬人最直觀、最直接、體驗最深刻的現實。對于中國當代文學來說,恰恰是我們對于現實書寫的無力,或者說沒有更好地把握住這一時代中心經驗,沒有呈現出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的、歷史性劇變的現實。這就是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所面臨的問題與現實所在。著名的評論家孟繁華先生幾年前曾經提到過,當代中國文壇最重要的一個作家群體就是中國50后作家群,但是他們所書寫的是他們童年時代的文學生活,而對于中國正在發(fā)生的現實卻無力、無法去書寫,更沒有可能去體驗這種生活和心境以及他們處理這種問題的當下性經驗。而誰具有這種能力和經驗呢?恰恰是我們處于這個時代中心的,承受這個時代的痛苦、焦慮、歡樂等種種復雜狀態(tài)的,生活在其中的年輕一代中國人。但是恰恰是這一代,即中國當代文學主體力量的中國70后、80后的作家群體,卻因為文學的技術、格局、視野等問題,同樣無力、無法來呈現這個巨變、中國當代文學的現實。這就是當代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所在。

    對于當代中國正在變化的現實,為什么作家們難以描繪或者無力呈現出來,這就是因為它變化得太快、太大、太復雜。這對每一個作家都構成了一種巨大的考驗。正像幾年前,我在魯迅文學院學習的時候,著名作家李洱曾經提到過,當代中國用三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三百年發(fā)生的歷史,這種歷史巨變的復雜性、難度、艱巨性,是超出以往的任何時代的。所以,在當代中國發(fā)生什么事情,都不會覺得奇怪,都覺得有可能。生活的魔幻超出了小說的魔幻。而這恰恰構成了中國當代文學最需要、最迫切、最峻急的時代任務與藝術命題。這樣一個當代已經發(fā)生的并正在發(fā)生的巨大現實,恰恰是我們需要面對、處理和思考的現實,這恰恰是我們時代文學最需要呈現的東西。

    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誰來書寫?已經變化和正在發(fā)生的現實誰來書寫?所以,當代中國文學最大的使命就是要書寫這個剛剛發(fā)生的和正在發(fā)生的巨大的現實。但是這一現實書寫的任務,卻不可能期待以往的50后、60后作家,盡管他們是當代中國文壇最重要的,尤其是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最強大的力量群體。就是因為他們的童年,他們的生活,與現在距離太遙遠。盡管我們可以看到,當代一些作家試圖在描繪中國發(fā)生的現實,比如說我們看到像著名作家賈平凹最新創(chuàng)作的《秦腔》《帶燈》等作品盡力描繪這樣一個正在發(fā)生的巨大現實,但是我個人覺得,作為當代中國社會成功人士、知名人士的中國50、60后作家,他們依然與當下這個正在劇變的時代有某種隔膜,或者有一種心靈與情感難以逾越、難以企及的距離。在這個復雜的、乃至魔幻般的時代漩渦中,我們的焦慮、痛苦,甚至我們的無奈、抗爭,這是上一代人所難以體驗到的東西。而這些構成了巨大的文學的縫隙、情感的縫隙與時代的縫隙。

    而我們這一代的70、80后作家,處于一個新的困境之中。這不僅僅是由于能力、經驗、技術、技巧、格局的問題,而是另一方面的巨大而殘酷的現實:當代中國新一代作家,已經遠離了生活,遠離了鄉(xiāng)土、生命根脈的東西。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漂浮在城市里,漂浮在生活之上。對于正在變化的現實,活生生的現實,大地發(fā)生的事情,是遠離的、無感的、無奈的、無助的。當代中國鄉(xiāng)村的現實就是,當代中國的青年人從鄉(xiāng)村走出來,與現實同樣處于一種隔膜狀態(tài)。不僅當代的城市人不認識當代中國鄉(xiāng)村,而且就是從鄉(xiāng)村走出來,來到城市學習知識、文化的新一代鄉(xiāng)村知識青年,他們也不認識當代正在劇變的鄉(xiāng)土中國,而在鄉(xiāng)村的人又不能表達,這才是一個很大的很大的問題。

    怎樣認識今日之中國?怎樣認識正在劇變的中國鄉(xiāng)村?我們只能寄希望于當代中國的70后、80后作家。他們依然需要深深地去體驗生活,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那股沸騰的、流動的、內在的東西。這是無可替代的東西。那種生命的氣息、大地的氣息、根脈的氣息,我們要去對接起來。這是一個文學創(chuàng)作內在的情感與體驗的核心問題。盡管可能他們與故土疏離,與生活、與根脈疏遠,但是他們依然在這一個生活狀態(tài)之下。我曾談到,對于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的現實,中國70后作家完整經歷了這種狀態(tài)、這一歷史進程。從集體生活到個體生活,從人民公社、市場經濟到新世紀的今天的中國,他們是完整經歷的一代人,所以中國70后作家有義務、有責任、有使命,他們有生活體驗和生命感受。來描繪已經發(fā)生的、正在發(fā)生的當代中國歷史性劇變之現實。我把它命名為是一種當下現實主義的文學理念。

    當下現實主義文學就是要敘述當下已經發(fā)生的、正在發(fā)生的活生生的現實、無比鮮活的現實,去把握和呈現這個世界的中心精神、中心經驗,去對話這個時代,去思考現在、過去和未來。中國新一代作家要把我們已發(fā)生的和正在發(fā)生的,把我們這代人的生命經驗、生命情感,把我們的內心呈獻給當代,呈現給未來。這就是當下現實主義中國文學最重要的使命與責任。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91精品福利视频|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