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廣西:“非遺+扶貧”呈現新氣象
    來源:中國文化報 | 賓 陽  2018年08月10日08:44

    飄香的豆豉、醬油、牛巴;造型別致的芒竹編、油紙傘、木架構;工藝精美的石畫、刺繡、服飾……

    7月30日至8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在全區文化扶貧工作現場會的陳列展示區,琳瑯滿目的非遺產品讓參觀者贊不絕口。這些曾經只留存在人們記憶中的技藝,如今成了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法寶”。

    近幾年,廣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結合自身民族多樣、文化多元的特點,引導全區各地探索和實踐“非遺+扶貧”的文化扶貧之路,促進百姓增收,在就業培訓、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呈現出嶄新氣象。

    建工坊 培訓成體系

    “繡柿子和蓮花圖案,是好事連連的意思,希望今后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鳳立村村民梁青蘭喜悅地向大家講述她所繡制的繡品的含義。

    7月29日,鳳立村“桂繡坊”揭牌成立,梁青蘭正是其中的學員之一。

    “桂繡坊”由當地文化部門、博物館、非遺保護機構、行業協會和文化企業共同幫扶設立,采用“博物館+企業+合作社+農戶+市場”的幫扶模式。項目前期,由村民合作社提供建設用地,發動組織貧困戶和留守婦女參加培訓和刺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與合作商家廣西金壯錦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負責刺繡技藝的培訓內容和課程。項目后期,由合作公司負責產品回購和市場銷售。

    2012年至今,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的部署和協調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西織繡發展研究會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了5次區域性民族織繡培訓班。2016年至今,在昭平縣黃姚鎮開展了3個系列多期培訓,鳳立村及周邊村落的41位村民接受培訓。

    “既可以有效傳承各民族的傳統織繡工藝,也可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尤其是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吳偉峰表示,“桂繡坊”作為非遺展示和培訓基地,將推動非遺保護和產業扶貧,進而推動鄉村振興。

    “桂繡坊”和織繡培訓是廣西“非遺+扶貧”就業培訓平臺的一個縮影。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非遺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6月,全區已建成非遺傳習所、工坊、工作站等培訓基地70多個。這些培訓基地和各級非遺保護中心、公共文化機構組成系統的培訓體系,為廣大群眾提供常態化技能培訓服務,惠及千家萬戶。

    抓特色 產業上規模

    地處桂東南的客家大縣——玉林市博白縣被譽為中國編織工藝之都。

    今年7月,博白縣頓谷鎮的“編織工藝品特色小鎮規劃編制項目”正式啟動。博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福金介紹,規劃編制工作將緊緊圍繞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生態、文化、旅游、設施等要素融合發展的思路展開“五位一體”的規劃建設。

    博白芒竹編織是當地利用芒、竹為主要原材料制作生活用品和藝術品的一種傳統技藝。2014年,博白芒竹編織技藝被列入自治區非遺名錄。近年來,以博白芒竹編織技藝為主導的廣西博白縣民族工藝廠、廣西玉林雙田工藝品有限公司等以“合作外包”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及原材料并回購他們的編織產品,形成了一批芒編村、芒編鎮。與此同時,博白縣委、縣政府把文化扶貧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鼓勵和引導各個工藝廠優先聘用貧困群眾或殘疾人員,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結構模式,增加貧困家庭的收入。

    目前,博白縣從事芒編加工業的農民有10萬多人,帶動農民每月增收約2000元。全縣生產的100多種工藝品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市場,年創產值6億多元,已成為博白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像博白芒編一樣,聞名遐邇的柳州螺螄粉也是自治區級非遺項目,相關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2016年開始建設的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螺螄粉特色小鎮,如今形成了集新村建設、舊村改造、產業發展、自然風光提升、鄉村旅游于一體的特色小鎮發展格局。至2017年底,小鎮核心區入駐企業11家,日產預包裝螺螄粉10萬袋,年產值超過14億元。

    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李麗珍介紹,一方面,政府通過補貼、培訓,鼓勵掌握螺螄粉制作技藝的柳州人到全國各地開店;另一方面,建設產業集聚區,以產業促脫貧,帶動貧困地區的螺螄養殖和竹筍、豆角、木耳種植加工等上游產業的發展。

    天等指天椒辣椒醬、欽州坭興陶、隆林民族服飾……近年來,廣西注重抓特色項目、培育非遺產業,各地一批批非遺項目實現創新性傳承、產業化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助力脫貧攻堅。

    定目標 發展有規劃

    近3年來,廣西持續開展“三區”人才培訓工程,安排經費1320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109期,累計培養基層文化工作者6218人。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引導培育特色文化產業扶貧項目,推動貧困地區文化產業發展。2017年,隆林縣等6個貧困縣申報自治區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獲得扶持產業項目6個、補助230萬元。

    《廣西加快民族文化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未來3年,廣西將充分挖掘邊境地區非遺資源,深入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重點支持一批傳承基礎較好、生產規模較大、有發展前景、有助于帶動就業的傳統工藝項目,建成一批傳承示范基地、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和傳統工藝工作站,培育一批生產性保護企業和民族傳統工藝知名品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推廣非遺資源入股、合作的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非遺保護與致富雙贏互利。

    “未來一段時期,實施鄉村文化振興工程是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張虹表示,全區將持續實施文化扶貧,通過建設村級服務中心抓好扶貧工作,打好“非遺+扶貧”這張牌,挖掘非遺資源,加大貧困戶的培訓,大力發展產業項目和集體經濟,在“精準脫貧”上再提升,在“穩定增收”上再發力,在“強化一線”上再用心。

    国产精品1区2区|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99热|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网友自拍区视频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国产精品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国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